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节 (第4/4页)
个人既不对皇上尽忠,也不对太子尽忠,他忠于的是整个国家,太子可支使不动他这个三朝元老。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朝中才会拥有极为巨大的威望,才会成为文官集团的领袖。 连太子也没想到,孟冲找到杨培实只是一说,杨培实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便上书皇上,断不能让陈嘉掌握了东厂的大权。 杨培实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就上书皇上反对陈嘉升任东厂太监,一时朝中的文官纷纷上书反对,群臣反对,皇上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能一意孤行。只得暂时罢了此议。 皇上看着御书案上高高一摞反对陈嘉出任东厂太监的奏折,感到心里十分憋闷。这个时候外头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红漆托盘:“皇上,景阳宫慧妃娘娘进献冰糖雪梨羹一碗!” 皇上自从有了陈嘉相伴,已经有很久没有去各宫转转了,想起慧妃,想起老儿子叶敏昭,还真是有些想念,便摆驾去了景阳宫。 慧妃侍候皇上吃了饭,叶敏昭也前来拜见了父皇。皇上见他进退得宜十分高兴。慧妃见皇上一副十分疲惫的样子,便站在他的身后帮他捏肩,皇上长长叹了一口气道:“爱妃,朕这个皇帝当得难啊!”自从黑石沟刺杀事件之后,皇上看见谁都像是幕后主使者,对于萧妃也起了戒心,慧妃没有母族支持,儿子又是皇子之中最小的,也从来没有显露过夺嫡的意图,有些事情,皇上倒是能跟慧妃说说。 慧妃听了便笑着安慰道:“皇上您既是君,又是父,下头大臣们不听话了,您尽管罚他们就是了!难道他们还能翻了天了不成。” 皇上叹口气道;“要是能如爱妃说得这样简单便好了!”便将陈嘉这件事从头到尾和慧妃说了一遍。“朕只不过觉得陈嘉是个可造之才,他有能力,又对朕忠心,朕将东厂交给他,也是想他好好整顿东厂,更好地做好侦稽之事。怎么这些个文官,一个个地就以为朕要将他捧成一个权阉了!” 慧妃低头沉思了片刻道:“皇上,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我倒是有个办法,既能如了皇上的心愿,抬举了陈公公,又能让文官没了说辞。” 皇上听了大喜:“爱妃有什么好的主意,说来听听。” 慧妃笑道:“既然文官们不愿陈公公入主东厂,那皇上何妨另开一厂,就叫西厂,由陈公公任督主,一样可以帮皇上侦稽百官,岂不是两全其美!” 皇上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确,众文官只是反对陈嘉任东厂太监,好,我现在不让他做东厂太监了,我专门成立一个西厂,你们总不能再反对了吧。 皇上听闻之下大为兴奋,想了想,又有些迟疑道:“可是西厂,太祖太宗却从未设立过啊?” 慧妃道;“太宗之前,又何来东厂呢?” 太后国丧之期尚未过完,皇上是不能留宿景阳宫的,等皇上离开景阳宫的正殿,小王爷从帘子后面走出来,却是满脸怒气。“母妃,您为什么要帮助陈嘉那个阉佞!”陈嘉短短一段日子已经在后宫里建立起庞大的权力网络,对于这个被自己父皇宠信亵玩的太监,叶敏昭又怎么可能对他存有好感? 他见母妃这样帮助这个阉人,小王爷又是生气又是失望,感情上也十分难以接受。 慧妃却走过来,轻轻抚摸着小王爷的脑袋:“皇儿,你只要记得,母妃无论做什么,为的都是你就够了!” 皇上回到乾清宫,急急召来陈嘉商议。过不数日,皇上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下诏命,令陈嘉建立西厂,西厂将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进来,甚至有稽核东厂的权力,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一时之间,陈嘉气焰滔天,百官惊悚! 皇上钦定西厂校尉人数一倍于东厂,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很快就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这个时候刚好发生了一件大案,已故少保张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张华横行乡里,戕害人命,被仇家所奏,张华入京行贿,被陈嘉侦知,下西厂狱严刑拷问,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陈嘉为了政绩,故意把案情闹大,牵连了许多曾经反对过他的大臣,将好好一件案子硬是办成了冤假错案。 陈嘉再接再厉,一脸办了几件大案,皇上对他的宠信也是一时无两。一时朝中投靠者纷至沓来,党羽众多,西厂权势大盛,时人侧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