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娇养太子妃 第188节  (第1/2页)
    她又想起数日前的那个可怖的梦,那回她还能自我宽慰,裴琏不上战场,不会有事。    可现下,裴琏上战场了,那个梦……    那个梦会不会成真?    一想到那个可能性,明婳整颗心都提了起来,无尽的恐慌如冰凉的潮水浸没过胸腔。    不会的,他可是龙子凤孙,有苍天保佑的。    明婳心下默念,却是越想越慌,最后干脆提着裙摆,直奔后院小佛堂,烧香祈福。    也不知是明婳的诚心打动了佛祖,还是裴琏于军事上也是天赋异禀,五月初,大渊军在太子的带领下,直捣东突厥王庭。    东突厥国师斛律邪下落不明,汗王莫铎往西边逃跑途中,被太子抓住,枭首示众,脑袋还被挂在高高的旗杆上,绕城三圈,以示大渊国威。    大捷的消息传回北庭时,百姓们奔走相告,齐呼“大渊万岁,太子千秋”。    明婳得知这喜讯,却不知为何,总觉得心底空落落,莫名有些不对劲。    可具体哪里不对劲,她也说不上。    但看着大家伙儿都喜气洋洋的,她也只好将这一丝不对劲压在心底,权当自己多想,也与众人一道期待着大军凯旋。    五月二十日,太子带着负伤的肃王父子,先领了五千军马回城,副将崔公瑾带领余下兵马留驻东突厥,平息余乱。    虽只是部分军马归来,但入城那一日,百姓们夹道欢迎,掷果盈车,热闹非凡。    肃王妃带着明婳亲自去城门迎接,远远看到那飘着“肃”字的虎纹旗时,便抑制不住淌下眼泪,牢牢抓着明婳的胳膊:“回来了,可算是回来了!”    明婳心里也是欢喜不已,踮起脚尖,满怀期待地望向那乌泱泱行来的五千兵马。    领头并行两人,一人着金铜色甲胄,身形魁梧高大,正是大渊战神,肃王谢伯缙。    而与肃王并肩骑枣红马的另一人,身着银甲,戴银色面具,虽瞧不清面孔,但看那高大挺拔的身形,也是一派威风凛凛,贵气逼人。    远远见到打头的只有两人,肃王妃心下一阵揪紧——    这大半个月来,无论是前线传来战报,还是她给肃王寄信,至今都未得到长子伤势的确切消息。    她还记得出征那日,长子一身战甲,与太子并肩而骑,两个年轻儿郎都健健康康、精神奕奕。    可现在......    陪在自家夫君身旁的,唯有太子,再不见长子的身影。    作为母亲,肃王妃心下酸涩难言。    但作为王妃,大军凯旋的大喜日子,她也努力摆出一副欢喜的笑脸。    待到大军走近,肃王妃先看向肃王。    见他面庞刚毅沉静,眉眼间却难掩大伤未愈的憔悴,她眼眶微热,却也只得在心里安慰自己,起码平安健全的回来了,已是万幸。    只是再看肃王身旁那道萧萧肃肃的高大身影,却是一阵恍惚。    太子的身形,如何瞧着这般像……阿狼?    她以为自己是太过思念儿子而产生了幻觉,用力眨了眨眼。    而一旁的明婳也盯着马背上那道银色身影,呼吸屏住。    这不是裴琏。    哪怕身形瞧着相似,哪怕他的脸被银色面具罩得严严实实,但这绝不是裴琏。    同床共枕那些日夜,裴琏熟悉她的身体,她亦熟悉他的。    既然不是裴琏,那这个戴着面具,胆敢顶着太子头衔的人是谁?    疑问同时浮现在母女俩的心里。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疑惑。    马背上的肃王也看到了城门前迎接的妻女,原本紧锁的眉宇也微微舒展。    他先安慰般地朝妻子点了下头,再看一旁的小女儿,神色似是一滞,而后偏过脸。    若说方才明婳还能自我宽慰,也许裴琏此番上战场杀敌,背肌练壮实了些,腰也练得粗了,脖子也晒黑了……    现下见到自家父亲避开的目光,霎时只觉一盆冰水兜头泼下,从头到脚透心凉。    “婳婳。”    冰凉的手指被捏了两下,明婳怔怔转过脸,便对上肃王妃盛满担忧的美眸:“先别忧惧,回家再说。”    原来在真正忧愁难过时,这种安慰的话语,真的不痛不痒,毫无作用。    明婳勉力扯出个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