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1/3页)
    莫茹道:“小五哥,得想办法帮我弄个熨斗。”    周明愈道:“弄什么也得先吃饭,以后天黑不要再做工,不能买个缝纫机把眼睛做坏。”    莫茹笑了笑,“知道啦。”    她给周跃红把衣裳收尾,“行啦,回去钉扣子就能穿,裤子过了年再说。”    这不是她迷信,是当地风俗如此,如果不出二月二就动针线,会被说戳了龙眼,到时候有点啥事都能怪身上,她可不犯忌讳。    周跃红都不舍的把新衣裳脱下来,连周媛媛说试穿一下都有些舍不得。    等两人走了,莫茹问周明愈:“七七呢?”    周诚廉笑道:“她干爹抱着呢。”    干爹?    莫茹冷汗,“周培基什么时候是干爹了,我怎么不知道?”    周明愈笑道:“他们混叫呢,他想叫咱闺女当儿媳妇,当然不行,他就说当干爹。”    莫茹:!!    周培基媳妇都没有,还儿媳妇,是不是发癔症了。    她和周明愈、周诚廉去吃饭,这才发现家里已经被周明愈贴上了红对联和福字。    这些都是生产队写的,对联一毛钱一副,福字两个一分钱,可以用工分抵,也可以用钱买。    基本都用工分抵,这等于赊账啊。    炕头上是抬头见喜,炕柜上是新衣满柜,灶台旁边也贴着福字,西间门上贴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堂屋房门贴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院子里篱笆门都贴了福字,院门对面没有墙也没有树,周明愈就在篱笆门旁边的小树上贴着:出门见喜。    哎呀,还挺喜庆呢,到处都是红彤彤的,街上也干干净净的。    他们一路往南走,家家户户都贴了新对联,门前、路上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听周明愈说去食堂吃年夜饭,莫茹笑道:“蹲场里,不得冻死啊。”    冬至节那天吃饺子都冻得够呛。    周诚廉笑道:“你做衣服快,俺们扎棚子就慢?早扎起来了。”    扎棚子?    果然,到了食堂那里,就见食堂南边的场里已经搭起草棚子,用土坯、砖头做垛子,加上木头,先搭起框架,然后再把顶上搭上细木头,压上藁秸、草帘子甚至是篾席、棒子秸,反正有什么能用就搭什么,也凑起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草棚子。    莫茹心道:果然人多力量大,扎这么大一个棚子都分分钟的事儿。要是真能调动大部分人的积极性,要说生产队也挺好,不过估计很难。    社员们有方桌的就把家里的桌子搬来,凳子也都凑齐,到时候各家围桌而坐。    “妮儿,俺们厉害吧。”    莫茹笑道:“是挺厉害,那以后都不回家吃,就在这里吃得了。”    “那是自然啊,好不容易搭起来,怎么也得多用几天,不能白忙活啊。”    食堂里白气喷涌而出,弄得棚子里都烟雾缭绕的,肉香味儿更是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很快,梆子声又响起来。    张翠花跟何桂兰喊道:“年夜饭,开饭!”    妇女们就鱼贯而出,把菜从食堂里端出来放在棚子里的桌上。    菜都是用瓦盆装的,萝卜白菜粉条炖猪肉、小鸡炖蘑菇……汤,凉拌菠菜,有荤有素,有醇厚油腻的,还有解腻的。    大家都乐呵呵的,直说这年过得有滋味,“以前自己家也没过这样好吃好喝的年啊,这么看还是真是食堂好。”    有人笑道:“这是咱们食堂好,你去别的食堂看看好不好?”    “一看那就更觉得咱们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