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4页)
祯笑着,逐个往下看去,待看到第三十名“眉州白铁珊”,眉毛一挑,道:“这名字古怪,铁是极坚之物,珊瑚却性脆易碎,偏凑作了一个名字。朕似乎在哪见过?”    晏殊笑说:“近日一些歌女唱的几支《竹枝词》、《点绛唇》,似乎出自此人之手?”    赵祯道:“噢?吟来朕听听?”    晏殊便将那首“枝上幽思渐满,愿教鸣籁吹芜”吟了出来,赵祯点点头道:“曲子还不错,不过朕记得的,应该不是这个。”他凝眉片刻,似有所得,即刻传白秀才过去。    白秀才大方施礼道:“陛下。”    他从年少起,便时时梦见这一刻,梦见自己在御前尽显才华,官家欣赏得不得了,还在那傻梦里许他大官做。此刻旧梦成真,水到渠成,他却已万般放下,毫不激动了。白秀才微微勾起嘴角。官家,我从那江水中走到这里,还真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条路啊。    赵祯忽问:“你便是凌波县治水之人?”    白秀才道:“回陛下,某便是。”    赵祯问:“今日取士,来日便要授官,你有何志向,可趁早说与朕知道。”    白秀才抬头,望着这位年轻的九五之尊,道:“某别无所长,愿为民治水,永绝水患。”说罢一拜到地。    赵祯点点头:“人当尽其才,朕记住了。”    白秀才欣然揖道:“谢陛下。”    当日,赵祯下诏,赐一甲二百三十七人进士及第,赐二甲一百二十二人进士出身,赐三甲七十三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是杨寘,第二是王珪,第三是韩绛,第四是王安石。    白秀才名列第三十,同样赐了个“进士及第”,不久便授光禄寺主簿,出任兴化知县。那正是一个需要治水能人的地方。    从未料到,竟会这样顺利。他想,若是几年前便科场大捷,他必然不识人间愁苦滋味,春风得意,看尽群芳。然而,如今他青袍罗带站在玉阶高堂上,心境已截然不同。    受得辛苦,耐得寂寞,不慕富贵,超脱生死。    ***    三四月,人间芳菲不断,春鸟处处鸣啼。离新官上任还有一段时日,白秀才买了头驴子,往郊外游人多处和瓦舍勾栏热闹处跑了几趟寻人。鲤鱼一向喜欢花,又喜欢热闹,说不定会混在游女中去看的。    一日,他又骑上毛驴,要到金明池去转转,却见杨氏兄弟一脸憔悴前来道别。    白秀才问:“小杨要去颍州上任了?    杨察摇头:“收到家乡来信,家母于半月前病逝了。”    母亲去世,就要丁忧三年,这意味着刚考了状元的杨寘肯定当不了官家刚刚授予的将作监丞、颍州通判。这对他来说打击太大,失去了慈母,又失去了前程,或许还失去了上好的联姻机会。他刚刚连中三元,正是火上烹油的时候。三年之后,烟消火灭,谁还记得他是个连中三元的少年才子呢?    白秀才忙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还请节哀。”    杨寘的眼睛红红的,道:“如今,我只恨我走错了路。哥哥的仕途已经走得很出色了,如果我安心在家承欢膝下,学医照料母亲,母亲说不定不会得病,更不会去世。”    杨察道:“别说傻话,医术也不能逆天改命。何况你确是个读书种子,母亲最想看到的就是你出人头地。”    杨寘抬手拭泪道:“没有母亲,我出人头地给谁看?家信上说,前前后后请了十几个大夫,都在母亲床前莫衷一是,互相争吵。一帮庸医,也不知是谁的虎狼药,断送了母亲!”    回到抱琴楼,白秀才心情凝重,沉默不语。    谢子文奇道:“这是怎么了?出去看鲜花看百戏找小美人,还看出不高兴来了?”    白秀才忽问:“妖怪的寿命,比常人要长很多吧?”    谢子文道:“是啊,就说你吧,蛟少说也有三百年呢。怎么了?”    白秀才站了起来:“我想开始学医。”    第57章 追鱼    “怎么有了这个想头?”谢子文眨眨眼,奇怪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