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3节  (第2/2页)
是运气不好,十两银子,能剩下个四五两就不错了。    更倒霉的是,十两银子到最后一文钱不剩,家里还被人骗钱。比如大头兵。    这事找谁说去?    乡里乡亲,人家一句辛苦带钱回来,路途上还要担惊受怕,拿点辛苦费又怎么啦。    能怎么办?    就算打官司,县老爷都不爱搭理。    这种事情,本就说不清。    可是不靠老乡带钱,这钱就到不了家人手中。    指望钱庄?    小老百姓,几百文钱,几两银子,钱庄都不乐意搭理。    再一个,小民对钱庄有着天然的敬畏。不到走投无路,小民是绝不肯踏进钱庄一步。    而且,大部分的人,其实也搞不清楚钱庄到底开展哪些业务项目。    弄不懂!弄不懂!    既然不懂,那就敬而远之。    大头兵叫马贵写上:“花啊,这回我给你寄回去五两银子,二两给爹买药,剩下的你都攒着,下回我还给你寄钱。”    “等等!”大头兵拦住马贵的笔,叫他暂停书写,“我这钱顺利寄回去后,我家里人要怎么才能拿到这笔钱?”    马贵说道:“凡是寄钱,钱都汇到少府钱庄。钱庄会出一张单据跟你的包裹一起,寄到你老家。你家人拿到单据后,带上路引,身份文书,就可以去县城的少府钱庄取钱。”    大头兵皱眉,“要是钱丢了,我找谁赔去?你们会不会赖皮?”    马贵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耐心解释道:“三个月后你来查,要是钱没到,我们会核实。确定钱丢了,半年内肯定赔给你。不过你的钱要是叫人冒领,我们可不负责。    所以单据上这个收款人,你一定要想清楚写谁的名字。你爹,你娘,还是你媳妇,你儿子?只能是单据上收款人本人,拿着身份文书和路引,才能到钱庄领钱。    不过就算如此,还是会有人拿着汇款单据冒领。比如说收款人你写的是你兄弟,结果领钱的是你舅子,钱庄也分不清楚啊!这个我们是不管的,这样的纠纷你们自己解决。”    大头兵抓抓头发,一脸苦恼。    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兄弟和舅子,钱庄又分不清。    所以钱庄只认单据上的收款人名字,以及领钱人的身份文书和路引。只要一致就给钱。    “那,那我写我爹的名字。”    旁边有同袍笑话他,“不写你媳妇的名字啊?”    “我这不是不放心她一个女人家跑县城。”    “哈哈蛤,你是不放心你小舅子冒领你的钱吧。”    “滚一边去!”    第617章 想娶媳妇了(三更)    大头兵对马贵说道:“把你刚才和我说的那些,都写在信上。尤其要提醒我家人,单据拿好了,千万不能叫人冒领。    还要告诉他们,领钱的时候,五两就是五两。我已经给了手续费,他们不用再出一文钱。还有,叫他们不要担心我,我在这边好得很。”    马贵点点头,照实写上。    两页纸写得满满当当。    马贵问大头兵,“你要不要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写错什么地方?”    大头兵抓抓头,“老大,你帮我看看,这信纸上都写对了吗?”    顾珽放下笔,逐字逐句扫了眼马贵写的信,“除了有几个错字别字,内容没错,都是照着你说的写。”    大头兵嘿嘿发笑,十分满意。    顾珽有点不好意思。    当年他在学堂读书,妥妥的学渣啊。没想到到了军营,竟然就成了学霸,被人崇拜。    实在是令人汗颜。    还有,他的字写得也难看。用夫子的话,毫无风骨。    也就比快递员马贵的字好看一点。    隔壁酸秀才写的字,都比他好看十倍。    顾珽捂着信纸,不叫大头兵看去。    当老大的,写字这么丑,多丢人啊。    顾珽眉毛都皱了起来。    他实在不爱写信,麻烦。    他好歹读过几年书,万万不能像快递员马贵那样,用口水话写信。    不管怎样,总得有点文采。文绉绉的,叫人知道他那些年的书都没白读。    这就苦了顾珽。    一句话,嘴巴说出来简单快捷。提笔写下来,却找不到准确的措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