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节  (第2/3页)
都阔绰?    她们比不起攀不过……    谢歆儿十六、谢沁儿十二,两个女孩儿见到久违的好姐妹谢馥儿后也跟她们的娘一样围到一处说话。    这世的女孩儿从定亲就开始备嫁。谢沁儿今夏刚定了亲,而谢歆儿和谢馥儿则都已经绣好嫁妆,在置备毛皮头面了。    谢歆儿看红枣头上虽只一颗红宝,但这红宝足有拇指盖大,比她所有的头面宝石加起来都大,不觉艳羡道:“大脚头上的宝石看着好大!”    “她这个头面,以前没见过,是不是新打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几个女孩受她们娘亲影响,提及红枣也都鄙视地叫她大脚。    “可不就新打的吗?”谢馥儿酸道:“九月二十六,她生辰的时候,尚哥儿送的!”    “尚哥儿,真舍得啊!”    只这一颗宝石就要三四百两了吧?谢歆儿嘴里感叹,心底却禁不住泛酸:说起来她还是谢家长房嫡孙女,但出门嫁妆却只得二千两,即便加上男方的聘礼的一千六百两,总共也就三千六百两。    三千六百两嫁妆里得有地有铺有宅,所以其中能用于置办头面的只得四百两。    四百两,她的全部头面就只当大脚头上一颗宝石?    “有钱自然就舍得。”谢馥儿道:“先尚哥儿成亲,太爷爷、爷爷还有大伯都给了万两的大庄子,几个庄子一年仅地租就有三千两了。”    “何况他现还在府城京师开铺子。他在府城的铺子我爹去瞧过,说生意极好,一年千两怕是都能有的!”    闻言谢歆儿惊讶地拿帕子捂住了嘴:“一年千两?这么多?”    似她爹手里十来个铺子,一年收入也就差不多这个数。    “生意好啊!”谢馥儿道:“你想府城多大?百万的人口都来跟他铺子买糖。这能不挣钱?”    “京师人口更多,生意更好,一年千两也是起码的!”    “你想尚哥儿手里一年能进账五千两,买个几百两的宝石还不正常?”    谢馥儿随口就把她爹娘私底下的议论告诉了两个姐妹。    五千两!谢歆儿闻言攥紧了手帕:她婆家说起来也是官宦人家,但一大家子人一年到头收入也就是三千来两。    好希望大哥谢允怡明年就能考中秀才啊!谢歆儿暗想:当日大伯说过继的时候可没只限定她三叔的儿子,她大哥也是有机会的!    谢歆儿再没一刻似现在一样祈盼哥哥赶紧能中。    中了,她出门方能有大宝石和好裘皮,在婆家才更有底气。    冬节当天,早起去五福院请安,老太爷忽然当着一众儿孙跟谢尚道:“尚儿,今儿夜里,我梦见你太奶奶和你大伯了!”    闻言红枣禁不住扶额——她知道老太爷今儿要话事,但没想到是这种方式。    以一个迷信来压制另一个迷信,老太爷可以的。    老太爷道:“你太奶奶说这些年你爹族长做得极好,把你教养的也好,给你娶的媳妇也好,算是不负她昔日教诲,咱们家荣兴有望……”    “你太奶奶又说你大伯早夭,她打算把你过继给你大伯。”    “但你大伯不愿意,说你爹已替他担了这些年的责,他不忍因为他而断了你们的父子缘分。”    “你大伯说你是个孝顺孩子,现今没过继也都给他烧纸,这过继不过继也没甚要紧。”    “然后你太奶奶就说既是这样就让你爹和你把你大伯的坟迁到她身边,碑也刻成一块,让你大伯跟她一处受香火,这样即便年代再远也都不用担心你大伯身后没有香火了。”    “尚儿,一会儿祠堂祭祀,我来主祭,我把你奶说的事再跟她祷告祷告,叫她放心。等家来后,你也写信告诉你爹一声,让他得闲家来的时候给你大伯迁坟!”    老太爷说一句,谢尚点一次头,而站他身后的谢允青、谢允芳则是一脸的难以置信——明明昨儿早晌老太爷还给他们和谢尚一起讲书,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