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1/2页)
秦浩不知道他的想法,见他听进去了就行。回到办公室先让人去开车把服装拉过来,因为李海东出车,服装厂也要送货,所以就买了两辆卡车,都是二手的。 平时送货到市里也需要,以后过大规模更需要货车了。 有一点他很烦恼,现在的服装厂规模只能供应县里的服装城,还有市里常贵的店。 要是想卖的更多,那就得扩大再生产,这个不仅是人工的问题,更是场地的问题。 现在盖的厂房一半用来做库房,另一半是一百五十人的车间。 再加五十台缝纫机就装不下了,更别提扩大规模。 看来有必要加盖厂房了,而且要提前培训工人,不然上岗的时候出错,那不是损失东西。 本钱没多少,但他在乎的是利润。 过了没两天,县里多了一大批的牛仔装,价格跟他们店里的一样。 很明显是附近的服装厂跟风赶制的,不过都两个月了才出来,看来这年头做跟风也不容易。 现代的服装你今天出来,明天早上就有一大堆的同款了。 秦浩也不着急,凭着这一年的口碑,美玲大厦不管卖什么都有优势,除非价格太低。 外面的牛仔装价格压不下来完全是因为布料太贵,现在牛仔布料技术不普及,大多数都是从南方进货。 进货价不算贵,但是经过运输还有其他成本,这本钱不就上来了。 在别人研究爆款的时候,秦浩已经陆陆续续的推出新款服装。 现在已经秋天了,各种羊绒大衣又卖起来,他们店里卖一百块钱,外面卖一百都不赚钱。 秦浩自在的躺在办公室椅子上,看着匆匆跑进来的李海东。 “姐夫我回来了!”他神采奕奕,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邋遢了。 果然处对象了就不一样,最起码开始注意个人形象了。 “货呢?”秦浩问道。 李海东嘿嘿一笑,“直接拉出去批发了,挣了九百多。” 抛去本钱费用,剩下九百多,用半个月时间,其实赚的不少了。 秦浩诧异的问道:“现在县城有能一次性拿下一车货的人?” 不管是拉海带还是其他干货,那都得是大规模的地方才能收下。 “那是!”李海东大咧咧的坐在对面,说道:“珍珍的大舅在县里卖干货,海鲜。挺大的门面,还批发给市里。” 听到这话秦浩想明白了,“上次你一次性把海鲜批发出去,就是马珍给你找的路子?” “对啊。”李海东又道:“那时候我俩还不熟,出门碰到多聊几句,后来她给我牵线的。” 但是有个人牵线真的太方便了,要不然那些货他得买十天左右。虽然赚的多一点,但是耽误时间太长,还容易出现损耗。 秦浩不得不佩服起来,这小子是有点运气的。好在马珍这个姑娘不错,比他大一岁懂得多一些,人也挺好说话,没有臭脾气。 “好好跟人家处,没关系的时候人家都帮你呢,有关系了更要有感恩的心。” 其实这话由他来说不妥,但身边没有长辈,谁能提点李海东? 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跟马珍这样的家庭比不了。这不是钱能买来的,人家一家都在医院工作,属于高门槛家庭了。 李海东以前不懂,现在长大以后见识也多了,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姐夫我懂你的意思,我会跟珍珍好好处的。说实话,我以前没想过能找这么好的对象。” “人家又真心对我,她父母更没有瞧不起我的时候,我心里很知足。” 像马珍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农村人?还是思想开明。 “你俩也该定亲了,再有一年多你就二十了,处对象久了不好听。”秦浩提醒道。 最主要的是女方大李海东一岁,肯定会更着急,这种事让女方提就不好了。 “是,一会我回家跟爸妈商量一下,这段时间我攒下的钱都买了楼房,还没有置办东西。过礼可能给不了太多……”李海东说完叹了口气。 没办法,现在这个条件买了楼房都是很困难的,更别提他还欠秦浩钱呢。 闻言秦浩没有主动开口帮忙,而是让他回去先商量商量。 等李海东走了,秦浩也没啥事,去别的地方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海东就又来了,来的人还有老丈人两口子。 这俩人头一回来大厦,被这大场面给整的也不敢大声说话。 这种高档的商场他们没来过,去过的地方只有镇上的供销社。 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了,他们连县里都没来过,这是第一次。 “浩子,这就是你盖的大厦?”李林进了办公室才放松下来。 因为这里都是家里人了,但是经过刚才的冲击,他现在看姑爷都有点崇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