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3/4页)
喻喻培棣有交往。傅常点点头,可他心里却认为多此一举,喻培棣在广州就脱离了军界,现在更是一心经商,而且从时间上推断,他在广州时庄继华还只是个小小的校官,两人怎么可能认识。 喻培棣是在29年回到四川地,李济深在广州清党后,就开始排挤他们这些四川军人,出处给小鞋穿。他心灰意冷之下就辞职了。在上海当了一段时间寓公,萌发了回家乡的念头。可作为一军系的骨干,他要回来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后还是张澜、傅常代为疏通,刘湘才同意他回来。 回到四川后,喻培棣在家乡内江闲居,久静思动,去年开始经商,当年川军整编后,他在广州干的实际就是个官办公司,他也因此积累了些经验和关系,所以他决定经商后就在重庆开了家公司,专营川粤贸易,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在得知傅常来意后,喻培棣沉默了,庄继华回国的消息他不是不知道,也知道他担任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这些消息都是报上有的,还知道他要到重庆来,但他没想到傅常居然会到他这里来打听庄继华。 “真吾,文革这个人,….,怎么说呢?”喻培棣有些犹豫,当年他虽然败给庄继华,但对他地为人十分佩服,庄继华此番入川,他本能的就认为绝不是报上说的那么简单,所以他有些左右为难,两边都是朋友,得罪谁都不好,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还是实话实说:“对他这个人我不好作评价,借用锦公一句话吧,黄埔系能有这样的人物,就是想不兴旺都不行。真吾,你一向自诩甚高,等你见到文革之后,就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 “这是锦公说的!”傅常惊讶了,说实话到这里来他根本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喻培棣居然给了他一个意外,一个大大的意外。 熊克武是什么人,川军元老,四川政界中数一数二之人,从辛亥**到护法战争,纵横四川十余年,当年刘湘差点被他赶出四川,若非他内部变乱,刘湘根本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连刘湘都甘拜下风的人,居然对这个庄继华给出了这么高地评价。 可这还没完,喻培棣似乎决定还要吓吓他。 “当年的一军与其说是被蒋介石收编了,不如说是被庄文革收编了;可你绝对想不到,无论是锦公还是我们,一军上下对他却绝无不满,仅此一点可知他的厉害。此人能文能武,上马可定国,下马可安邦,他若来四川,真吾,我劝你尽量与他交好,不要与他为敌。” 傅常晕乎乎的离开喻培棣的家,立刻赶到李子坝,将喻培棣的话一五一十地向刘湘交代,刘湘一言不发,只是阴冷眺望对岸,对岸就是观音桥,曾扩情、滕杰正在那干得热火朝天。 晚上还有一更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二章黄雀第一节雾(二)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二章黄雀第一节雾(二) 刘湘并没有等多久,半个月后,庄继华带着北平招的八百多人分成两拨到了重庆,当庄继华下船时,在观音桥码头迎接的刘湘、傅常等人却大大松了口气,为什么呢?因为这群人的确不是来四川争地盘的,他们不是学生,就是教授、学者,甚至还有几百个拖家带口的工人。 “甫公,这就是西南开发工作队的队长,我的老同学庄继华,文革,这位是甫公。”曾扩情把庄继华接下船后,立刻向他介绍等在码头的刘湘等人。 庄继华唰地举手行了个军礼,刘湘一愣然后才举手回礼,嘴里却笑呵呵的说:“早就听说黄埔骄雄的名声,今日才得视庐山真面目,果然不俗。” “惭愧,惭愧,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庄某不过后学晚进,劳甫公亲临,让卑职惶恐难安。”庄继华现在对这套民国场面话已经非常纯熟,然后向刘湘介绍身后的李之龙、宋云飞、伍子牛、宫绣画、刘殷淑、潘慧勤、梅悠兰等人。其中刘殷淑潘慧勤她们是在武汉与他们汇合的,庄继华本想把她们留在南京,等四川的局面打开后再接她们入川,可刘殷淑坚决不干,潘慧勤也不愿意,于是只好带上她们一起入川了。 刘湘也向他介绍潘文华、傅常、张斯可、乔毅夫、刘航琛等人,等介绍到喻培棣时,庄继华没等刘湘开口就笑了:“甫公,喻将军就不劳您介绍了。他可是我的老朋友,当年在广州我们可是老交情了。” 说着就上前一步握住喻培棣地手说:“我可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您。” “文革,将军二字以后就不要再说了,我早就脱离军界,现在只是一介商人。”喻培棣含笑道。 庄继华面露诧异,随即明白了,这几年他们那里恐怕也发生了很多故事。他摇头说:“我在四川还要待一段时间,找时间我们细聊。不过将军若踏入商界的话,我们以后合作的机会恐怕很多。我这次来就是来经商的。” “哦,是吗?那可要算上我一份,你们可不能把财都发了。”一旁的刘湘笑呵呵的说。 “甫公若能参加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庄继华也笑呵呵的说:“开发西南资源,这个财可大了。” 宾主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