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1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节 (第2/4页)

女人抛头露面的。”刘殷淑喃喃念叨。

    “你妈妈说得没错,不过我跟那些男人不一样。”庄继华心里很是得意,自己的这位丈母娘可真会教育子女,看来有些传统还是应该保持的。

    “新任重庆市长贺国光先生宣布彻底免除辖区内地农业税,这是在这个古老国度三千年历史中的首次,此举再度证明中央政府开发西南的决心,…….。”纽约《华尔街日报》

    “重庆地区宣布完全免除农业税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四川各界引起强烈震动,成都各界向省政府请愿,要求省政府向重庆地区看齐,减少税负,发展教育,….。”成都《新蜀报》

    “我们不清楚政府在西南开发中投入了多大的资金,但我们要问的是这种德政为何不在全国推行……”上海《申报》

    “市政府最近推行的各项政令实为我重庆十六县人民地福音,多年来重庆人民深受军阀战乱之害,各种税收繁杂,以至市井流传只有屁无税之说……”重庆《商务日报》

    “….,因此我们认为重庆政府的免税举动有哗众取宠之嫌,现在就开始称赞实乃过早,若能真实执行,当然乃我渝州百姓之福,…..”重庆《嘉陵江日报》

    ……..

    义务免费教育、免除农业税,如同两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从四川各地到上海北平,全国各地新闻媒体无不争相报道,无不将信将疑。但受到更大震动的却是那些执掌权力的人。

    “搞不懂,搞不懂,龟儿子不晓得要干啥子,他狗日的以后的日子朗格过。”邓锡侯看完报纸,摸着后脑勺苦笑着对来求援的田颂尧说。

    “减税也不是这样个减法呀,他这样不是把我们推到火坑上烤吗?”田颂尧气哼哼的抱怨道:“剿匪要钱,老子上那弄钱去。”

    “刘湘不给吗?”邓锡侯有点意外地看着田颂尧:“现在税权收归省政府了。你就是想加税也到不了你手上呀。”

    “可不就是这样吗,”田颂尧双手一摊,气愤地骂道:“我找刘湘,他龟儿子居然说今年税收还没上来,省政府暂时没得钱,日他x地!”

    邓锡侯在迷惑,田颂尧在怒骂。可刘湘却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减税本是早就商定好地,可谁都没想到庄继华的减税居然有这么大的幅度。几千年地农业税说免就免了,商业税居然就收2%,整个重庆地区几乎可以说无税。面对成都地区逐渐高涨的呼声,刘湘感到不拿出点实惠不行了,可这减税减多少呢?少了,舆论上恐怕过不去,多了。又心痛,而且将来怎么办。

    “这个庄文革到底想做什么?”刘湘现在想起那张脸,原本是比较清楚地,可现在又模糊了,而且越来越模糊。

    “谁知道呢?我也看不懂了,这边给我们一千六百万,那边就免税,还搞免费教育。他拿来那么多钱?”傅常非常不解,就算庄继华想要收买人心,可也不是这样收买的。

    “肯定不是蒋介石给的,”刘航琛立刻答道:“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庄文革的减税幅度,重庆今年的税收不过三百万大洋左右;支出呢。以教育为例,在每个乡镇建学校,十六个县共有二百八十二个镇,每个镇就算一所学校,八年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校,需要多少老师,按一个年级十名教师计算,共需要22560名教师,就算按照每个教师最低的六十大洋计算。一个月共需要135万。再加上学生的费用,甫公。就算减半,这本身就已经是笔惊人地开支,再加上付给我们的一千六百万,……。”

    刘航琛不愧是北大金融系的高材生,加上长期主管重庆地区的财政,对重庆的各种税收了如指掌,立刻大致估算出庄文革的“亏损”。

    说完之后,刘航琛摇摇头,不用再说什么了,这一进一出,每年亏损将在三千万以上,再加上筑路的费用,工厂的费用,开矿地费用,合四川全省的财政收入都填满不这个窟窿。

    “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想过,当初他说要搞免费教育时我就在心里给他估算过,光学生每年最少都要两百万,他对张澜说经费已经拨下来了,意思就是说蒋介石已经拨下来了,这肯定是假话,那他为什么要说假话?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问题,当初他为什么那么爽快的答应一千六百万,根本没和我们讨价还价,实际上我是准备与他讨价还价的,但他没有,这说明什么?”

    “着急!”傅常思索片刻后说:“只能是着急,而且他认为他的资金充足,一千六百万不算什么,他宁肯花钱买时间。”

    “买去做什么?”乔毅夫反问道:“减税,免费教育?他疯了,蒋介石也没疯。”

    “也许是修路和办工厂。”自从得到这个消息后,潘文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