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1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2节 (第1/4页)

    “对全面的战争的分析,”陈方拿起电报就念道:“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大倒退,日本经济也受到重创,日本为摆脱经济困境,走向对外无力扩张之路,但大萧条时间过去仅仅两年,日本的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因此他们还没有在经济上做好战争准备,而且欧美各国也不容日本轻易跨入长城以内,满洲国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各国承认即为明证,故日本在外交上也没做好准备,最后日本军队常备师团为十个,迄今尚未得到其扩军的消息,故学生认为,长城之内的军事行动乃关东军少壮派的擅自行动,只要我们能再撑两个月,将日军挡在长城一线,日本是会接受调停,实现停战。”

    求月票支持......................

    今晚加更........................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三节暗战(七)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三章大工地第三节暗战(七)

    “你们怎么看?”蒋介石面沉如水冷冷的问道。

    “卑职认为庄文革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从黄郛与日本的接触来看,日本方面没有扩大战争的意图,委员长把八十七师调往前线的原因也就在这里。”林蔚思索着说,打仗打的是钱,这个道理高级军官都明白,但却很少有军人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日本的动向,因为在这个时候的中国人眼中日本是强大的富庶的,除了庄继华这个异类。

    “我不这样看,”杨永泰毫不客气的插话道:“这只是庄继华的单方面判断,而且他没有任何依据。”

    “庄文革在回国前游历欧美各国,对欧美的情况很了解,我认为他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林蔚坚持说道。

    “这是一种赌博,拿国家命运作赌注。”杨永泰有些生气了:“这几个月他一直在赌博,在重庆他指使学生围攻日本领事馆,砸毁日本商社,驱赶日本侨民;在武汉巧取豪夺,煽动工潮、学潮,挑动国民情绪,这与当初的共c党的行径有何区别?再说,真要大打,现在调的那点兵力也是不够的!”

    林蔚很诧异的看着有点失态的杨永泰,从认识杨永泰到今天,杨永泰冲来都是羽扇纶巾,从容不迫,从未象今天这样失态。

    “畅卿兄,我说的是庄文革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林蔚冷静地说:“从目前察知的日军兵力来看只有两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再加上部分伪军,总兵力不到十万人。而我们呢,东北军晋军二十九军中央军,总兵力有二十万,就算减去热河地方部队,可如果算上新增援的卫立煌宋希濂上官云相三部,总兵力不减反增。完全可以与日军较量一番。”

    “难道日军就不会增加兵力了吗?”杨永泰反驳道:“东北近在咫尺,日军在东北还有四个师团。在朝鲜还有一个师团。”

    “以二十万人对付敌人四五万,不能取胜,已经是耻辱了。”林蔚也有些激动了,军人的血性在他身上蠢蠢欲动。

    “好了,不要争了。”蒋介石已经平静下来,刚接到庄继华的电报时,他心里禁不住有些愤怒。庄继华的手伸得也太长了,人在西南却在操心中央的事,可两位近臣地争论却让他想起了当初庄继华在沙基擅自开枪的事;可长城不是沙基,他地判断还对吗?随即他又想到,去年庄继华一见面就告诉他,日本人会在两年之内入侵热河,想在一年才过,热河已经丢了。战争已经打到长城了,他的判断依然准确。

    蒋介石沉凝许久还是不敢下决断,思索半晌后才说:“告诉罗文干,请他去拜访德国大使陶德曼,希望德国政府能出面调停。”

    “畅卿,你不了解庄文革。他一向这样,这次还算好的,当初在沙基开枪还击,他还是先斩后奏,可最后还是他对。”蒋介石淡淡的说。

    “可日本不是英国,长城不是沙基,”杨永泰毫不迟疑的揭开蒋介石心中的疑问:“卑职以为要打赢这一仗,就必须再从江西调兵,而江西匪患将再度猖獗。那是不是接下来就要修改先安内后攘外的国策呢?”

    林蔚张张嘴,这次他没有反驳。杨永泰地判断不能说错。日本如果再度增兵,那就只能从江西调兵了。而江西战场目前十分不利,陈诚的嫡系第十一师在草台岗被歼,第九师也被歼近半,陈诚的中央突破战术已经失败,所以江西战场不但不能削弱反应增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