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1/5页)
宋哲元在喜峰口打得很好,张自忠、刘汝明挡住了日军的反攻。不过伤亡都很大,三十八师减员近半,宋明轩不得已从围城部队中抽调一个旅加入阻击中。目前日军地攻击已经停顿。…….” 要是再有两个师就好了,何应钦忍不住想到,在出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之前,他从未想过战事居然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完全颠覆长期以来日军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他看着熊斌,对方兴奋的脸上也夹杂着迷惑。 “季宽,你对下一步怎么看?”熊斌讲完后,何应钦转头问旁边的黄绍竑。 黄绍竑冲口而出:“那还用说。九十九步都走完了。调兵,请委员长再给我们一个军。保证全歼第八师团。”说着他兴奋的站起来,挥手说道:“打一个大胜仗,狗日的小日本,欺人太甚,以为我中华无人了。” 说实话,当初庄继华向他描述反攻计划时,他虽然做出了配合,可内心里还是将信将疑。首先他对义勇军截断日军运输线就很怀疑;其次察东反攻能否吸引第八师团主力西进,而且日军主力西进后,十七军能否突破古北口防线,八十七师在司马台….. 总之一句话,他对所有的一切都怀疑,不但是他,军分会地几乎所有人都在怀疑。可是事情一步步下来,战局居然彻底变了。直到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战局究竟是怎么转变的。 义勇军出击敌后,除了义勇军外,谁不会有损失;热西前线主要是伪军,傅作义反攻手到擒来,损失不会大。八十七师司马台反攻,对面的敌人好像只有一个大队,而且第八师团的主力已经西进丰宁,好像也不应该失手。可随后多米诺骨牌就倒了,在各军先后发起的反攻面前,日军处处被动,处处失手,最终演变出这样的局面,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 “委员长已经说过,不会再增调部队了。”何应钦地语气十分遗憾,尽管被称为亲日派,可作为军人,放弃这样有利的局面,他心里也着实不愿。 黄绍竑和熊斌十分无奈,熊斌忍不住说道:“代委员长,是不是再给委员长说说,他或许对目前前线的局势不是很了解。” 何应钦苦笑一下,这话恐怕熊斌自己都不相信,自从反攻开始后,北平每天都把战况发向南昌,蒋介石不可能不了解。 “委员长要我们控制战争规模,不要演变为全面战争,唉,这可难办了。”蒋介石在回电中一再提醒,要注意控制战争规模,不要演化为全面战争。说实话,何应钦认为蒋介石的担心不无道理,可现在由于反攻的初步胜利,各军情绪高涨,连前期战绩不佳的东北军也士气高涨,求战欲望强烈,何应钦担心一旦宣布停战,下面地将领会群起反对。 “文革呢?他是什么意见?”黄绍竑忽然想起这个局面的真正设计者。这场反攻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庄继华不可能没有下一步计划。 “他现在神出鬼没的,我也不知道他做什么去了。”何应钦的话里流露出淡淡的苦涩,庄继华受伤后在协和医院里住了两天就转到陆军医院,然后就以养伤为借口不再来居仁堂了,只派杜聿明来拿最新战况发展,何应钦派人去了一次,却没见到他,只说他带着宋云飞和伍子牛出去了,谁也不知道去了那里。 “黄委员长与日本人的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熊斌换了个话题,反攻开始后他数次向日本人建议立刻进行停战谈判,但都被日本人拒绝了。黄郛到北平后,日本人干脆提出只与黄谈,其他人不接受,这让熊斌非常愤怒,现在军事形势持续好转,他真想看看日本人那张鬼脸是不是还是那样傲慢。 另外黄郛的委员长与何应钦的军分会委员长不一样,是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与何应钦一文一武。他到北平已经半个月了,他负有与日本人谈判的使命在高层中不是秘密,甚至在民间也不是秘密,北平的某些抗日团体就在他地旅馆外安营扎寨,时刻准备送他一粒子弹。 “日本人地要价很高,”何应钦说道:“坚持要我们退到密云一玉田一滦洲一滦河一线,黄郛征求我的意见,我拒绝了,目前谈判陷入僵持中。” 熊斌和黄绍竑几乎同时摇头,日本人地脑袋真不知是怎么想的,形势如此危险了,居然还在奢望战场上得不到的。 可何应钦没有摇头,他知道日本人的要求不是奢望,他是顶着压力拒绝的。黄郛对他的拒绝非常非常愤怒,他向蒋介石提出最后通牒,认为如果何应钦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