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2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节 (第5/5页)

起来。

    越走越近,忽然那群人中不知谁叫了一声,呼啦一下向庄继华他们这边跑来,鲁瑞山立刻迎上去,伍子牛则守在庄继华身边。

    “庄将军,庄将军,你能说说盘尼西林吗?”一个记者冲得很快,语气非常急切。

    “庄..庄将军,盘尼西林…..被誉为人类医药史上的一大进步,你为什么会买下盘尼西林的专利权?你是不是当时就知道?”女记者的脚步要慢点,可问题却专业许多?

    “盘尼西林现在能生产多少?”

    “听说盘尼西林能得诺贝尔奖,是这样吗?”

    我的天呀,庄继华的脑袋顿时大了,一股莫名的喜悦冲进他的胸膛,盘尼西林终于打开了局面,金鸡开始下蛋了。

    金鸡开始下蛋了,可强盗也随之而来,一场没有硝烟地战争开始了,庄继华地敌人从国内外杀到重庆。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五章跋涉第四节盘尼西林战争(一)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五章跋涉第四节盘尼西林战争(一)

    盘尼西林进入上海后,最初根本没人问津,没人相信这种药的神奇,也没人肯为这种药出那么大的价钱,它打开局面的方式居然是在梅毒患者的身上。上海新闻媒体开始报道这种药,认为这种药的出现是人类战胜疾病的一大进步,从此肺炎、白喉、猩红热、术后感染都将从不治之症的名单上划去,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进步。

    上海新闻媒体的报道立刻引起上海的多家专业机构的重视,圣约翰教会医院、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纷纷派人购买这种药拿去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人类医学的重要里程碑。

    上海轰动了,中国轰动了,全世界轰动了。

    当然也有质疑,质疑的声音来自西方记者,他们对这种跨世纪的发现诞生在贫穷落后的中国感到非常无法理解,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如此低下,医疗研究如此落后,他们是怎么发明这种神奇药物的呢?

    于是有记者开始刨根问底,随即发现最初发表这个研究的弗莱明,可弗莱明没有找到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专利最后被当时在英国的庄继华买走。

    “…..看来庄继华先生在中国找到了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到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为世界征服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武器,虽然这个武器有一半的功劳要记在英国人弗莱明的身上…..”英国泰晤士报地语气酸酸的。

    可是其他国家却不这样认为,《德意志通讯社》就认为:“毫无疑问。盘尼西林是最近几年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它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相比毫不逊色,是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前提条件是瑞典皇家学院足够公正,这种公正在其他领域上已经遭到质疑。……”

    “在上海黑市盘尼西林的价格已经高达三根金条一支,毫无疑问,如此昂贵的价格是普通人无法问津地。因此我们呼吁庄继华先生应该公开此药的生产方式,以便在最短地时间内增加药品的供应。挽救生命。”上海本地的《密勒氏评论报》公开呼吁。

    但是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开始为这项创世纪的发明创造欢呼,将各种最高贵的词汇赐予他。

    “盘尼西林的出现无益是在灰暗的中国天空划出一道亮丽地光芒,这种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将计入千百年后的历史,是国人的无上荣耀….”这是来自《申报》的报道。

    “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可近百年文明古国在衰退。但盘尼西林重新点燃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地,我们是不可战胜的;……盘尼西林的出现正是委员长领导下的西南开发,…..”贺衷寒在蓝衣社机关报《中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把盘尼西林与政治挂钩。

    庄继华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记者,上次热河停战协议还主要是重庆本地记者,最多也就有几个四川的记者,可这次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记者蜂拥而来,牌子也大了很多,其中不少洋人。

    “额地那个神呀!”庄继华突破记者围堵,回到办公室就摊在椅子上了,看着他的样子,宫绣画忍不住扑哧一乐:“得了。起来干活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便宜!”庄继华呻呤道:“这可不是我的,是四川开发公司的,我…亏大了。”

    “你不就是回来亏钱的吗?”宫绣画打趣的说:“你得起来,赶紧把外面的记者打发了,你看他们都要把基地的门给堵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