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节 (第3/4页)
“中毒”,他要是“中毒”地话,早在广州就中了。 “感觉他的有些东西是错地,不过有些东西也是对的,可也是矛盾的。”庄继华说:“比如说吧,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这是对的,可这就无法解释苏俄资本积累的正义性;马克思很聪明的分析了利润的产生和分配的流程,这对我了解社会生产的过程有帮助,对制定政策有帮助。” “其他的书难道没有吗?”蒋介石说:“其实治国还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有效,我给你说吧,只要资治通鉴看通了,治理国家没有问题。” “哦,那我去找本白话文来看。”庄继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争论,顺水推舟的说。 蒋介石呵呵笑了两声:“你太太不是师范的吗,让她教教嘛。” “那还是算了,自从我那个丫头降世,她管丫头的时间比管我多,原来有人说孩子分了妻子一半的爱,我还不信,现在不得不信了。”庄继华这话有点没良心,在刘殷淑心中,他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丫头。 提起孩子,蒋介石心情一暗,肩上抖动了下,身形顿了顿,庄继华敏锐的感觉到了。 “校长,经国还没消息吗?”庄继华小心的问。 蒋介石摇摇头,庄继华想了想说:“从西安事变来看,苏俄有意承认校长国家领袖地位,愿意与我们改善关系,不如让蒋廷黻向他们打听一下吧。校长要尽早让经国回来,其实三青团交给他,恐怕更合适。” “哦,为什么呢?”蒋介石这下有些好奇了,他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庄继华。 “我一直很羡慕共c党的是,他们组织非常强,而我们的组织就差了很多,经国在苏俄多年,对共c党这一套非常熟悉,如果他能把共c党中好的部分引进来,差的部分淘汰出去,这对我党未始不是件好事,而三青团就是给他实践的最好平台。”庄继华正色的说。 蒋介石听完后,凝眉望着远端,良久才点点头:“你说的没错,让蒋廷黻向苏俄打听下。” 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五)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五) 庄继华的话让蒋介石心潮起伏,国民党的问题他心中一直很清楚,成立蓝衣社是他的一个大胆尝试,除了推高他的个人声望外,更想用他信任的黄埔来撬动死气沉沉的国民党,他始终相信黄埔精神可以带动国民党,推进中国社会改造。可西安事变中蓝衣社的所作所为证明,这个组织已经蜕化变质,成为几个领袖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 他的尝试失败了,在前世中没有庄继华的情况下,他开始转向依靠国民党的行政和最亲信黄浦浙江系,可这一世他油了新的选择,那就庄继华培养的西南开发队和三青团干部。但他不知道这些干部在获得高位之后会不会象蓝衣社一样很快腐化,同时也出于平衡权力的原因,必须要找个人制衡庄继华。 要制衡庄继华就必须要分出他的一部分团体,三青团就是最好的部分,康泽掌管三青团的弱点的确在于他从未在三青团干过,他掌握三青团很可能把蓝衣社或者别动队那套带进三青团,如此三青团就很可能受到蓝衣社作风的影响;而滕杰则要自然得多,他一直掌控三青团,可以这样说三青团的成立到发展都是在庄继华指导下,滕杰一力实行的结果。 但滕杰的缺点在于他受庄继华影响太深,不能完全达到制衡庄继华的目的,可庄继华提到的蒋经国却打开了蒋介石的思路,把三青团交给蒋经国这个念头从此在他脑中扎下根。 可对这个建议。蒋介石还是有点怀疑庄继华真地就那么坦然,心甘情愿?蒋介石决定试探一下。 “文革,你提出民族和解,邓择生会响应吗?他可是个宁折不弯的人。”蒋介石转过身又继续向前走。 从前面过来一个牵牛的老头,两个侍从正要上前阻拦,蒋介石轻轻呵斥一声:“让他过来,这里的都是我的乡亲。” 两个侍卫停下脚步。老头牵着牛慢慢过来,见到蒋介石也只是微微点点。顺口还打了招呼,蒋介石也微笑着回应了一声。 等老头走远后,蒋介石才长叹一声:“还是家乡人好,他们不管你是什么委员长,也不求你什么,出息了为你高兴,回来了为你接风。无欲无求,等我们**成功了,我就回家养老,再也不管那些事了。” “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家乡水;”庄继华笑道:“不过校长想要悠游林泉下,恐怕还早了点。就算打跑日本人,可国家依然贫穷,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国富民富,校长才有机会悠游林泉下。” “晤,国富民富,”蒋介石淡淡的说:“我都不敢想,只要能保住国家主权,我就无愧于心了。”走了两步后蒋介石又重提刚才的话题:“你说。邓择生会响应吗?” “学生以为他会,”庄继华毫不犹豫地答道:“校长和邓主任都是我敬佩的人;校长在民族危机之时能提出民族和解,学生以为,邓主任也同样这个眼光,现在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渡危难,救国救民。” 庄继华地话里的含义很清楚,现在抗日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