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节 (第2/4页)
凉,轰轰烈烈地蓝衣社运动就这样悄没声的熄灭了,百万蓝衣社会员,如秋风般消逝,只留下一笔沉重地叹息。 “宣传要正确引导,什么川军万岁,川军不是在中央领导下吗,不是国民政府抗战序列中的吗?川军这次打得好,可指挥却是我黄埔同学,同样是川军,同样的装备,邓晋康在山西为什么打不好,这就很说明问题。”蒋介石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了。 贺衷寒细细一想,背上惊出一身冷汗,渝州晚报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已经发到武汉来了,梅悠兰在报上大肆赞扬川军,结果几次群众集会中都有人在高呼川军万岁,敢情蒋介石生气的原因在这里呀。 “学生明白了,南京大捷,主要功劳是我们中央军的四十九集团军就是我们中央军。”贺衷寒敏捷地答道:“不过群众游行都是周副部长亲自策划组织地,另外三厅里倾向共c党的成员狠多,上有周副部长,下有阳翰笙田汉这些亲共文人,学生势单力孤…..。” 蒋介石想了想,感到贺衷寒说地是实情。可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日,这三厅本来就是拿来容纳共产党和亲共人士地,由着他们去闹吧。 “你是厅长,你的话他们还是要听的,周e来你也要力争嘛,不合适的口号不能乱喊。”蒋介石地口气和缓了许多。 贺衷寒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没曾想蒋介石瞟了他一眼又说:“君山,你掌管两个厅。事情很多,但不要懈怠,学学文革,西南开发,重庆市长,什么都是事必亲躬,现在你看看。有机会,你向他请教一下吧。” 贺衷寒满嘴答应,可心里却特不舒服,从黄埔开始他就暗中憋口气,他承认赶不上庄继华带兵,但其他方面不输给他,可现在,他彻底输了。 贺衷寒走后。唐纵进来报告说杨永泰请见,蒋介石稍微楞了下,然后连声说请。 杨永泰是刚从南京出来的,比起谷正伦来,他走得正大光明,走得光彩照人。南京激战之时。他遣走大部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但他自己却说什么也不走,南京外围被突破时,庄继华让他走,他说什么地方官有守土抗战之责,他是南京市长,只要南京还在中国人手中,他就是南京市长,坚决拒绝离开。 相反谷正伦却在吴福线危急之时就“病”了,要求回后方养病。可庄继华却拒绝了。谷正伦把关系通到蒋介石宋美龄那里,宋美龄向蒋介石求情。说与其让谷正伦在南京给庄继华添乱,不如让他走,让他回去养病,借机免去他的宪兵司令职务,蒋介石这才点头,向庄继华通融,免去谷正伦宪兵司令,调武汉另行任用。庄继华也不客气,借机提出任命肖山令为宪兵司令,蒋介石也同意了,于是谷正伦灰溜溜地回到后方养病去了。 “畅卿,辛苦你了。”杨永泰一进来,蒋介石就表现得十分热情,他原来一直认为杨永泰亲日,文弱书生,没想到这次他居然有此胆色,据危城而毫无惧色。 杨永泰淡淡一笑:“那里,这是杨某应尽义务。” “各级官吏若都能像先生这样,抗战何愁不胜。” “委员长言重了,恪尽职守罢了。” “南京现在怎么样?”蒋介石边问边请杨永泰坐下,然后亲自招呼侍卫给杨永泰上茶。这让杨永泰有点受宠若惊。 他清清嗓子稳定下情绪笑了:“南京已经是座空城了,几乎所有市民都跑了,剩下的不是军人就是支前队救护队,要么就是西方记者。” “前线地情况呢?” “正在进攻武进,”杨永泰叹口气,刚开始反攻时,他很兴奋,希望一直能打到上海,至少要恢复锡澄线,庄继华却告诉他反攻只能适可而止,兵力几乎耗尽了,打到上海根本不要想:“我走之前去见过文革,他说最好地结果是夺回武进,再远恐怕就不行了。” “文革,让我把这封信交给委员长。”杨永泰说着拿出一封信递给蒋介石。 蒋介石接过来,信封涨鼓鼓的,他撕开信封果然厚厚的十几张纸,庄继华在信中分析了目前的形势,日军从华北和满洲调兵华中,华北方向日军兵力必然薄弱,政府应该趁此机会布局华北,建议派兵入太行山,另外,日军增援部队到后,南京失守就成必然,建议给目前的宣传降调。南京失守后,日军的相爱一部作战方向有两个,一个打通津浦路,另一个继续西进;比较而言,西进地可能性不大,长江以南,日军的作战规模很可能以拱卫南京扫除南京外围我军据点为目的;而打通津浦线,将华北华中连成一遍的可能性更大,为此应立即增加第五战区兵力,同时在山东发起反攻。最后庄继华建议,既然邓锡侯不愿在第二战区,阎锡山也不愿要他,那么就把二十三集团军调到第五战区。 “文革还说,抗战是长期地,宣传尤其重要,应该加强宣传力量,不应把宣传和民众组织交给别人,他建议让原蓝衣社地部分同学去主管宣传,把愿意去延安的全部送到延安去。”杨永泰等蒋介石看完后又补充道,庄继华这番话没有落在纸上。 “文革呀。什么事都小心,”蒋介石摇摇头说:“他这是绕着湾给邓文仪求情呢。” 西安事变后,邓文仪被捕了,庄继华接手南京卫戍司令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