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3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节 (第1/4页)

    “105师317旅凑过来草场门过河。”

    “36师106旅撤出阵地。”

    “雨花台还在激战,部队撤不下来。”

    …….

    启明星在在天边闪烁。城内还有四个旅没有撤出来,肖山令带着宪兵团也过河了,天边渐渐变白,彻夜的枪声没见丝毫减弱,几辆卡车飞驰而至,卡车后面拖作大炮,车厢上坐着伤员。没有多余地交代,对上口令后。卡车驶上浮桥。

    忽然悒江门内爆发一阵猛烈的枪声,庄继华一惊,连忙派人查看,原来是一股日军伪装成三十六师部队,想偷袭悒江门,被警卫团识破。

    庄继华丝毫毫不担心,悒江门附近的直属团和警卫团是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所有士兵都是经过挑选,单兵战术和班排战术都是最强的,百多名小股日军还不够他们塞牙缝。

    天边微微泛出红光,大队枪声越来越近,一队士兵匆忙过来,宋希濂带着三十六师最后一支部队赶到江边,看见庄继华还在江边,不由大为震惊也大为感动。

    “文革。你怎么还在这里,天都快亮了,鬼子要把桥炸了,看你怎么过河。”

    “我会游泳。”庄继华毫不在意的:“赶紧过河吧,要不然,你就只能当俘虏了。弟兄们!过江。赶紧过江!”

    宋希濂看着师里地弟兄一个个踏上浮桥,最后他说:“文革,赶紧走,你是司令官,你得过江指挥全局。”

    “等郭勋祺到了,我们一起走。”

    宋希濂走后不过十几分钟,郭勋祺也赶到悒江门渡口,庄继华总算松了口气。

    “翼之,你们总算到了。”

    他最担心地就是郭勋祺,太平门距离悒江门最远。而且方向空虚处不少。要是有股日军插进来,切断他们的退路。那就真地麻烦了。

    “你担负全军的安危,不该留在这里,太危险了。”郭勋祺摇头叹息,眼中却满是感激,下关码头浮桥被炸的情况他也知道,现在庄继华亲自守在这粒,未尝不是为了保证浮桥的安全。

    “这一过江,南京的仗就完了,日本人暂时不会过江,最多也就攻一下浦口,让给他们就行了。以后呀,到那干活还不知道呢。”庄继华笑笑:“走,一起过江。”

    “南京失守了,日军攻克了空城南京。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从容撤退,全军撤出南京,没有留给日军一个伤员,南京卫戍司令官庄继华将军命人在他的指挥部墙外用中日两国文字写上一行大字:‘日本人进南京,犹如老鼠进风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纵观整个战局,日军虽然成功占领南京,但中国人却处处占据主动,日本人跟着中国人的指挥棒在跳舞。

    这场战争不会因为南京失守而结束,中国人在南京向世界证明了他们地战争决心。

    在南京,中国人首次取得胜利,他们击毙了两个日本将军,三个上校,差点全歼两个日军精锐师团,迫使日军付出十万人地代价,让整个中国为胜利欢呼。

    南京之战让我首次认识了一位中国将军,他就是南京卫戍司令庄继华。在南京我亲眼目睹了他的勇气和智慧,最让我震惊地是,从南京撤退时,他坚持留在悒江门浮桥,与最后一批守城部队一同撤离,我采访过很多将军,东方的,西方的,从没见那个统帅数十万大军的将军有如此勇气。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战争地前景,日本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中国,看上去贫弱、卑微;可千年文明培育出的高傲却渗透到他们骨子里。当你认为他们卑微时,他们却在内心里嘲笑你的浅薄。

    日本,暂时的强者;中国,永远的胜者。

    …..”摘自《华盛顿观察家报》驻远东记者韦伯《南京,不是战争地终点》

    日本大本营下达秘密指令,为支那将军庄继华建立秘密档案,密切关注他的行踪,情报机构收集关于他的一切情报。

    昨晚停电,今天大更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一节湖议(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一节湖议(一)

    春天如期而至,和熙的春风吹暖了淮河两岸,冰雪开始融化,大地披上一层新绿;暖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田野里农夫在忙碌,战争在这一刻似乎停顿了。

    战争是停下来了,攻克南京的日军继续进攻,连续攻占当涂,芜湖,过江攻克浦口和扬州,在江北占领了两个桥头堡。中国军队没有作认真抵抗,只在芜湖,薛岳率部与第五师团打了一场,在占领这些地方后,日军的攻势停下来了。

    战争的车轮暂时停止下来,双方都在舔舐流血的伤口。中国军队撤出南京之后,中国大本营就发表淞沪和南京战报。中国政府宣布击毙日军二十六万,击伤十八万,缴获各种火炮二百三十八门,俘获八辆,击毁日军坦克一百五十四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