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7节 (第1/4页)
白崇禧到达徐州时,第四十九集团军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已经全部从蚌埠迁到徐州,孙震蓝运东统帅的南线部队也在向徐州集结,在这里有两万新兵在等待他们。 杨森的二十四集团军也迁到徐州附近的鹿庄,他的部队补充了四万人,已经齐装满员了,正在徐州周围加紧训练。 还在路上的部队还有,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孙连仲地第二集团军,五十九军。 随着部队的到来,李宗仁的信心也渐渐提高,他对川军的装备很惊讶,难怪当初刘湘信心满满,远来川军的装备已经超过了德械师。在与杨森等川军将领商议时,杨森等人坚决支持庄继华的方案,认为如果把日军放到徐州附近,完全可再打一个南京大捷出来。 杨森他们地信心给了李宗仁很大信心,在白崇禧到来时他把两个作战方案请他评论,在军事方面他很信任白崇禧,不过他没说那个方案是谁的。 “德公,要是我的话,就会采纳后退决战的方案。”白崇禧拿起庄继华的方案说:“不过,韩复榘会同意撤进沂蒙山吗?” “这就是难处,韩复榘无论如何都不愿撤进沂蒙山。”李宗仁叹口气,这个韩复榘油盐不进,怎么劝都不管用,物资照样在往商丘运,他这个司令官竟毫无办法。 “如果按照这个方案,于学忠留在青岛就没意义了。”白崇禧说。 “对,我打算把他们调到南线,划归李品仙指挥,用来阻击南线日军。”李宗仁解释道:“放弃胶东,只是韩复榘拒绝其他部队到济南。” “他这是怕你们去了就不走。”白崇禧笑笑说。 “我知道,”李宗仁平静的说:“可他自己却不想打,就想跑,你去济南与谈谈吧,文革那里我再劝劝他,这也是个犟种,我从来没见他这样坚决过。” 白崇禧与庄继华的交流几乎完全失败,其他的都好说,唯独韩复榘讲不通,庄继华坚决要求把他调出五战区,而且简述了一大堆理由,什么要去的战役胜利必须是各部队协同作战,协同作战的基本一点是相互信任,没有信任基础地部队不可能在一起作战。随后他反问白崇禧,如果由于韩复榘地原因导致战役失败,致使部队遭受重大损失,这算谁的?德公地?他庄继华的?还是你白健生的?白崇禧无言以对。 庄继华似乎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陪白崇禧,而是每天到各部队中检查,不但去四十九集团军,也去二十四集团军和二十二集团军(驻扎在徐州以北的靠近山东边界的沛县丰县一带)督促训练。 邓锡侯等人前段时间的仗打得窝囊,眼看着同出四川的杨森、孙震等人取得的胜利,心中很是羡慕,杨森郭勋祺到徐州后,他们几个四川老乡聚在一起议论,杨森他们好像有意要刺激邓锡侯,全部带着勋章出席,让邓锡侯他们有气难出。 不过除了这些以外,杨森郭勋祺也没作更多的事情,相反把他们总结的针对日军战术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邓锡侯,这让邓锡侯非常感激。 白崇禧没说通庄继华就去了济南,庄继华却忽然接到俞济时的电报,希望调张灵甫去七十四军。 “良桢,挖墙角挖到我这里了,这是一员虎将,我绝不放人。”庄继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过他担心张灵甫自己跑,国军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不得意的军官通过熟人在另一支部队找到位置,然后丢下一纸辞职报告,便跑了。于是他便抽了个空到医院。 “伤员恢复的怎么样?” “很不错。”玉院长比较满意五战区提供的环境,这里留下的绝大部分是轻伤员,重伤员已经送到武汉,甚至是重庆。 “这里只有三千伤员,其他三个地方人数少点,也有两千。”玉院长陪着庄继华边走边说。他们经过之处,伤员们纷纷站起来敬礼。 “日本三八枪穿透能力很强,杀伤力却不强,打中人体,一穿而过,除非打中要害,否则很难让士兵失去战斗力,不如我们的中正式步枪。”庄继华向周围向伤员还礼后说。 “难怪,我就说枪伤怎么都是两个眼,重伤,要么是炮弹造成的,要么就是机枪造成的,枪伤的重伤很少。”玉院长有些恍然大悟,他本不是军人,对武器的了解很少,他一直有些奇怪,为何枪伤大部分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