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9节 (第1/5页)
田边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失落和羞耻,懦弱的支那人居然如此忽视皇军的赫赫声威,必须给这些支那人以教训。 可没等他想好怎么教训支那军,前线的败报就传来,王庄和老店同时失守,两支先头部队森村大队和高冈大队被击溃,部队被颇向滑县收缩。 在滑县战斗展开的同时,七十一军和七十二军在方里和张三寨也与日军十七师团的菊池旅团遭遇,随即爆发激战。菊池面对两支中国精锐的进攻,苦苦支撑,被迫向本间雅晴求援。本间雅晴眼见渡河部队的后退受到威胁,急忙命令还在河北的三十六师团停止渡河,转而向西,阻击薛岳。三十六师团飞速增援方里和张三寨。 随着三十六师团的停止过河,白崇禧判断,战役第一阶段分割日军的目的达到。 三十六师团增援菊池之后,本间雅晴对河北的战斗暂时放心,把注意力转向东明和甄城,指挥部队发起强攻。 随着黄河两岸的激战,日军几路也发起进攻,五战区周边全线激战。 在莒县,安滕接到命令之后,深感羞愧,他的三个师团被汤恩伯死死挡在莒县以东,汤恩伯将手中的三个军分成三部,分别对上第五师团和三十九师团、十六师团、二十八师团,其中关麟征加强张轸师后,独立对付第五师团和三十九师团,王仲廉的八十五军对上山下奉文的十六师团,十三军则对上二十八师团;这三个军都是德械军,而第五师团和十六师团在上次作战中损失惨重,十六师团几乎是重建,一升一降之中,双方战斗力相差不大,正是棋逢对手。安滕一时也找不到突破汤恩伯阻击的办法,只好不顾伤亡,命令部队强攻。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三章第二次津浦路战役第四节再战津浦(十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三章第二次津浦路战役第四节再战津浦(十一) 安滕很苦恼,汤恩伯也很不好受,二十军团的实力较之上次徐州战役时更强,上次战役时,十三军还是个空架子,留在皖西整编没有参战,直到两个月前才整编完成,现在二十军团全军达到十万人。 新兵补充进来后,汤恩伯这两个月就泡在军营里狠抓训练。之所以这样卖力,这里面有他个人原因,在上次战役中,他在临沂与庄继华发生冲突,之后就被庄继华抛在一边,在最后阶段才发挥了些作用,战后论功,关麟征和王仲廉都获得了勋章,甚至连张轸都得了一枚宝鼎勋章,可他这个司令官却什么都没有,相反蒋介石接见他时,还训斥了他几句,要他以后服从命令,这让他清楚明白在蒋介石心目中,庄继华的分量比他重多了,再不敢违抗庄继华的命令。 安滕的进攻很猛烈,汤恩伯接到战区改变作战部署的通知后,立刻明白安滕的目的,他立刻调整部署,将关麟征部调到莒县正面,右翼王仲廉据守沐河以南的桥山,十三军依托左翼的浮来山阻击二十八师团。调整完毕后,汤恩伯下了道死命令,各阵地必须死守,必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放弃阵地则杀。 随着这道杀气腾腾的命令,莒县周围血战连连,双方从将领到士兵都爆发出罕见的英勇。日军拼死进攻,中国士兵一步不退,每个阵地都在血战,每个阵地都被鲜血染红,每个阵地都堆满尸体。 从南面的莒县到北面的泰安,整个沂蒙山在燃烧,张自忠庞炳勋血战莱芜,孙连仲孙桐萱死死挡在泰安。 西尾寿造见迟迟打不开局.面,心中焦急,从筱原义男指挥的四个师团中调出十四师团,回撤济南,从济南渡过黄河,绕道黄河北岸,经荏平东阿在平阴西南渡河,准备直接插向东平。 对这手,庄继华早有准备,杜聿明.的六十军一直没动,就是守在这里等着日军,十四师团迎头撞上早有严阵以待的六十军,双方隔河激战,十四师团三次强渡都被杜聿明打回去了,杜聿明想渡河反攻,却被庄继华制止,严令不准渡河,同时抽调张力辉师增援孙连仲,防止筱原义男突破泰安防线。 东线战局陷入僵局,北平的杉.山元和南京的畑俊六都深为不满,为打开东线局面,策应本间雅晴,畑俊六一方面督促羽田尽快北上,另一方面将第七师团秘密集结在上海,这个行动他瞒住了所有人,直到最后时刻才宣布,大泽冒险将情报传来,不过已经有些晚了,日军在上海登船,当天黎明在海州湾登陆。 第七师团登陆后,击溃驻守在赣榆的当地保安团,.占领赣榆,随即渡过青口河,向西北方急进,当天即占领马鞍山下的城头镇。 日军进军速度奇快,庄继华来不及反应,不得已之.下,严令江苏省主席,二十六集团军司令韩德勤放弃泰州,迅速北上,从南面攻击海州。这一路毕竟太缓,无法彻底消除莒县侧翼危险。 “命令新三十八师,立刻出击,迎击第七师团,堵住.第七师团的进攻道路。”庄继华神情肃然,畑俊六突然在这一线增加一个师团,兵力对比立刻向日军倾斜,畑俊六这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