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节 (第3/4页)
比减租减息少,挡了多少人的财路。”张静江轻轻摇头。 “先生以为不可行?”庄继华问道。 “不是不可行,至少你需要你那老师的配合,”张静江双手推动轮椅,庄继华连忙站起来,推着他走到客厅门口,张静江歪着脑袋思索着说:“你这个方法是强制压缩消费,以缓解物资的不足。是这样吧。” “先生说得没错,物价上涨已经不少了,再这样涨下去,势必导致民众的不满,而且有人借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这中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庄继华推到门边停顿了下,张静江示意继续,到前院去,于是庄继华又继续推到前院中。 “春天就是要多晒晒太阳,你看这阳光,多舒服。”张静江眯着眼看看挂在天上的太阳。 “先生,你这是何意?”庄继华有点摸不着头脑,心说这老头又开始给自己打哑谜了,他索性停住轮椅,坐到张静江的对面:“你得给说说清楚,行还是不行?” 张静江微微摇头,苦笑着说:“文革,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施政应如这春天的阳光,和熙温暖,你呢却一直是反其道而行,却一直在成功。有时候我真搞不明白,老天是不是太眷顾你了,这条策略能不能行,我还真不知道,不够有一条,整个四川的的户口必须完全统计了,还有西康那边的少数民族怎么办?这些都得想清楚再推行。” 庄继华点点头,然后又说:“到时候,还请先生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另外必要的时候也请先生联络工商界人士声援。” 对张静江的要求也就这么多,中国自古以来从没管制过粮食布匹。这种管制经济对民国人士来说完全是件新鲜事,张静江能这样表示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是自然,到时候该怎么做,你派人来知会一声。”张静江淡淡的说,这事庄继华即便不说,他也要表示支持,他与庄继华不是盟友,而是一家人。 说完这些后,张静江沉默一会缓缓说:“文革,你有没有觉得该培植你自己的人了,仅靠你那老师是不行的。” 庄继华目光一凝,邓演达的联盟,他还没告诉张静江,也没打算告诉他,倒不是怀疑,而是担心他反对,张静江对邓演达一向欠缺好感,认为其人过于急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能不接触尽量不要接触。 “我想过,我属意的一些人,还都处于中下层,要把他们提起来,还需要时间。”庄继华说:“军队内,我布了几颗子,目前也还只是中下层军官,独当一面的还没有。” “恐怕你那几颗子已经落在别人眼里了。”张静江淡淡的说。 “这没什么,虽然落在眼里,但我提拔的人太多,好些是破格提拔,他一时半会还无法作出判断。”庄继华对此很有信心,他提拔的人中各方都有,但黄埔出身的占多数,这也是让蒋介石难以判断的原因,更何况蒋介石还不清楚他的思想变化。 茶水渐渐变淡,阳光从斜面走到头顶,闲散的日子过得很快。赵汉杰率领特种部队第一批返回重庆的第二天,庄继华带着家人与张斯可一起登上了去成都的火车,而早在前几天陈公博就带着人去了成都,就任四川省党部主任。 成都火车站热闹喧天,在成都的四川各界名人都到车站来迎接,这让庄继华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以往他倒成都完全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每次都是省党部派人来接,住也住在省党部。 庄继华看到站在队列前,白须飘飘的张澜,连忙上前:“表老,您怎么也来了,应该是晚辈前去拜望您的。” “庄主席客气了,现在您可是肩负川人之望,您早就该出任四川省主席了,可惜甫澄不肯,以至于晚了数年。”张澜手捋胡须大声说道,丝毫不顾张斯可乔毅夫等人的脸色。 张澜在四川的地位很奇特,超脱于诸势力之上,川军中相当部分将领投军前都在他的学校就学,比如刘湘就曾经是他在担任川北宣慰使时的警卫营副营长,从保路运动开始,一直到抗战,张澜先后担任过川北宣慰使,嘉陵道道尹,四川省长,国会议员,后不满军阀卖国,辞去所有职务,专心教书育人,被川人称为四川圣人。从辛亥以来,历任四川省主席、督军就职,张澜从没到场,今天却来车站迎接庄继华,此举就足以表明他的态度。 “表老,您还是称我文革吧,”庄继华苦着脸说:“在您面前,我不过是后生晚辈,说实话,您来这里,就已经让我惶恐不安了。” “那好,就如你意,”张澜爽快的答应,随后向庄继华介绍身边的以为也同样穿着灰色长衫瘦削的老人说:“文革,这位是梁漱溟先生,他可是特地来考察四川农村的,有一肚子问题想问你。” “哦,”庄继华满脸惊喜,连忙伸出双手:“久仰,久仰,我早就听说过梁先生的大名,一直尘缘未见,今日得见,实乃平生大快,梁先生,我也有一肚子问题,想请教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