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节 (第2/5页)
可他却不知道,庄继华已经决定把特种部队调到滇西进行丛林战训练。 宫绣画回来后,庄继华还在反复叮嘱,好容易才放过石观滔。李安定又邀请石观滔一块到家吃饭,石观滔也没推迟,几个人一同到了李安定的家。 到家后,方敏仪已经把酒菜布置好了,自己和他们在房间内,伍子牛等随行人员在院子里面。滇西的气候温暖,印度洋的暖风越过缅甸的热带丛林,带来阵阵暖意,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天,一年四季都是春暖花开。 夜,渐渐浓了,酒席很丰盛,但屋里屋外却比较安静,全没有那种热闹,院子里的卫士们还稍微热闹些,但屋内却始终只有低低的细语声。 “于一。你再辛苦两年,到时候你不走也会有人让你走。”庄继华感到有些对不起李安定,虽然数次在蒋介石面前李安定请功,可始终没有坚决争取,致使他在攀枝花滇西这样艰苦的地方一待就是五六年。 “没事,在这里挺好。”李安定完全无所谓,这实际上也是他的真实心态,尽管远离权力中心,但在这里他是土皇帝,滇西的一切都是他做主。 庄继华认真的盯着他,确认他说的是真话后才轻轻叹口气:“你能看开也好,这两天,你陪我看了不少工地,不过你还没说滇西的少数民族,现在就聊聊他们吧。” 李安定点点头,下午在电厂工地庄继华提到少数民族政策后,他就知道迟早会有这样一问,他放下筷子看着庄继华说:“滇西的少数民族很多,不完全统计就有三十多个,主要是傣族,白族,彝族,傈僳族是其中最大的,其他的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满族、景颇族、德昂族等,人数较少,主要生活在附近的山里,很少与外界接触。 这些少数民族与西康的彝族差不多,都是土司制度,土司下面是头人,每个寨子由一个头人管理。滇西傣族土司有两个,帕雅和召龙,彝族土司有一个,汉名叫慕修,白族土司也有两个,扎努……。 这些土司受到汉人文化影响比较多,他们的子女大多在昆明受过高等教育,也许龙云本人出身彝族,对少数民族比较宽松,一直采取亲和政策,鼓励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接受现代教育,只要他们肯到昆明学习,一般都录取,而现在这些人已经完成学业,大都返回滇西,他们对目前国内的形势比较清楚,对我们的政策也相对容易理解,有他们在滇西各民族中,减少我们很多麻烦。”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五章主政西南第八节武汉保卫战(十四)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五章主政西南第八节武汉保卫战(十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龙云在云南做的事情实际还很不错,至少在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做法非常正确,可惜了,庄继华心中充满遗憾。 “龙云在云南多年,对云南的情况很了解,他对待少数民族的策略很多都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坚持和借鉴。对待少数民族以团结上层为主,对他们的现行体制暂时不要触动,在制定具体政策上,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平等对待他们。此外,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可以吸收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到政府中任职,比如担任副县长、副主任,党组织也应该向他们发展,吸收他们中的开明分子入党,培养我党的少数民族干部。” 庄继华娓娓而谈,从政策制定到教育,再到党组织如何在少数民族中发展,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内部矛盾等等,这一通话下来就是一个多小时。方敏仪将菜都热了两次,院子里的喧嚣早已变得安静,不过李安定和石观滔却听得津津有味。 李安定和石观滔越听越是叹服,他们自己是清楚的,庄继华一直忙于重庆四川,主要精力投入在工业和军队中,从没有仔细研究过少数民族问题,以前也没专门对少数民族发过指示,出过文件,今天的长篇大论完全是在几天之内得出的。 将饭桌上的这番话整理一番后就形成了一些指导少数民族工作的政策,庄继华连夜整理出来,交给宫绣画,派人送到昆明交给冯诡,让他安排在云南日报和党部办的报刊上发表,同时指令要求党部组织党员展开讨论。李安定也安排滇西新闻在头版刊载,要求滇西专署下属各党组展开学习讨论,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实际工作中认真体会。 在保山盘桓两天后,李安定陪同庄继华沿滇缅公路视察,走上滇缅公路才知道这条路的艰难,大部分道路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越,在山腰上蜿蜒盘旋,沿途各种载重卡车满载着各种物资,在碎石铺就的路面上奔驰而过,扬起长长的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