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0节 (第2/4页)
反击,但日军依旧冲进镇内。到新年过后,蒋介石终于确认田家镇守不住了,下令放弃田家镇。 田家镇要塞激战之时,经过休整补充的河南日军再度展开攻击,日军察知信阳的第五集团军驻守,便掉头南下攻击商城,此刻商城只有一零二军孤军驻守,面对来势凶猛的日军,孙震没有固守商城,而是南撤到沙窝、马鞍山一线坚守待援。 日华北第一军和第二军在河南正面亦展开攻击,在这个关键时刻,蒋鼎文下令第五集团军经罗山、潢川向攻击商城的日军侧翼发起反击。 这个命令让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集团军进入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中,而不是在平原向南下的日军反击。 大别山崎岖的道路让第五集团军上下叫苦不迭,日军抓住中国军队的错误,放弃罗山诱敌深入,在潢川以西的盘龙谷设伏,经过两天激战,第五集团军主力突出包围,但集团军主要打击拳头两百多辆坦克大部被毁,剩下的几十辆逃出,二百师师长邱清泉重伤。 第五集团军被击溃导致整个五战区的机动部队悉数被毁,蒋介石勃然大怒,撤销蒋鼎文的五战区司令。命令李宗仁接替蒋鼎文,兼任第五战区司令,统一指挥一五战区部队。 这道命令很及时,实际上日军的攻击横跨一五战区,整个长江北岸已经是一个统一战场,迫切需要统一指挥。 李宗仁接手五战区时,整个五战区部队均被日军死死缠住,一零二军在沙窝苦战,形势最为紧迫,思虑再三,李宗仁决定以攻为守。调集卫立煌十四集团军反攻郑州。卫立煌的反攻将沿平汉路南下的日军吸引回郑州,使许昌转危为安。 许昌危急解除,但信阳危急又现。第五集团军惨败后,日军中岛康健第五师团乘胜追击,徐庭瑶站不住脚,放弃罗山向信阳撤退,中岛康健继续追击,在罗山以西击溃第五集团军后卫,这下造成第五集团军全军恐慌,各部自行其事,徐庭瑶逃到信阳时,悲哀的发现手边只剩下集团军直属旅,其他部队已经完全失去联系。 徐庭瑶无奈之际直接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闻报惊怒交织,大为痛恨,蒋鼎文此举不但葬送了整个武汉保卫战,也葬送了第五集团军这支精锐部队。可此时蒋介石手中再无机动兵力增援,只得命令徐庭瑶坚守。 冲向信阳的日军士气高涨,击溃中国精锐的胜利让他们赶到胜利指日可待,而此后中国军队阻击无力,让中岛康健敏锐感到中国军队陷入混乱,他将指挥的两个师团排开,分成两路大胆穿插,只求拿下信阳。 中岛康健急于拿下信阳,让拖在后面的第五集团军部队大部分得以逃出日军包围圈,但也让中国军队无法迅速增援信阳,信阳保卫战几乎没开始就结束了。 中岛康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信阳,让北平的西尾寿造和南京的多田骏喜出望外,随即从商城前线抽调一个师团迅速西进支援中岛康健。然后命令中岛康健南下攻击武胜关,而武胜关只有第五集团军的一个残缺不全的134旅。 134旅只有两个团不足两千到达武胜关,旅长罗国夫是黄浦三期毕业,此刻他面临空前压力,蒋介石直接下令,134旅必须坚守武胜关,同时命令在麻城休整的一零三军和四十七军残部,立刻增援武胜关。 白崇禧驳回了蒋介石的命令,一零三军和四十七军要从麻城赶到武胜关。时间上根本来不及,白崇禧衡量全局,下令四十七军赶往武胜关,同时告诉李家钰,如果武胜关失守,四十七军就退往随县或枣阳;一零三军则赶往平汉线上的花园,如果日军攻克武胜关,花园将是阻击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战事的发展果然如白崇禧所料,134旅使尽权力也没能守住武胜关,武胜关作战仅仅持续一天半,日军就冲进武胜关内,罗国夫指挥所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最终全军阵亡,无一生还。 此时蒋介石已经完全明白,武汉守不住了,田家镇失守后的当天,蒋介石即下令对武汉进行疏散,海军开始在田家镇上游布雷,此举给日军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日军花费整整三周才清理完航道上的水雷。 李家钰在得到武胜关失守的消息后,没有立刻退往随县,而是停留在武胜关以西的宣化店,待日军主力南下后,他率军向武胜关发起反攻。中岛康健没有想到会受到中国军队的反攻,虽然心有不甘,但此刻他是孤军深入,一零二军尽管伤亡惨重,依旧顽强守在沙窝,因此他必须确保武胜关在手。 在北线,李宗仁抽调三十六集团军的七十一军和二十二集团军的128师反攻信阳,拖住了信阳守军五十六师团。中岛康健不得不停下冲向武汉的脚步,回身反击攻击武胜关的四十七军。 四十七军的攻击为一零三军赢得回防花园的时间,但四十七军却付出惨重代价,军长李家钰在反击中遭遇日机轰炸,重伤不治,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四十七军残部七千余人退往随县,再无再战实力。 随着武胜关失守,武汉大撤退拉开帷幕,长江北岸的部队开始鄂西和鄂南转移,三十四集团军转向鄂西,第二军残部撤往鄂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