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4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1节 (第4/5页)

副参谋长任上调到鹤舞要塞担任司令,鹤舞要塞这个名字好听,司令的头衔也比较显赫,但手底下一个兵都没有,纯粹的光杆司令,军部内的不扩大派纷纷被调离,有些直接被转入预备役。

    好在指导这次谈判的是总参谋部的战争指导课,平息支那事变,也是重臣集团的共识,但也受到东条的影响,原来的条件中是没有承认满洲国这条的。影佐与板垣商议,可以把满洲国问题留待将来再说,但在东条坚持下还是保留下来。

    “又要倒阁!”今井武夫差点失态的叫出声来,阿部内阁成立还不到两个月军部就想把它搞下去,这实在…..。

    “战争期间如此频繁的更换内阁,这不是儿戏吗?”今井武夫忍不住开始发牢骚了。

    “东条他们主张尽快签署徳日意三国同盟条约,但遭到海军和外务省的反对,几次内阁会议都没有定下来,阿部大将也没办法,他们想扳倒阿部,更换外相,逼海军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影佐祯昭对国内的情况了解较多,便多解释了几句。

    阿部内阁实际上是个妥协的产物,平沼内阁倒台的主要原因就是三国同盟问题,加上前面的近卫内阁,倒在陆军手上的内阁已经好几个了,这引起了重臣集团的警惕,在阿部组阁之初便对陆军实行制衡,启用海军大将野山担任外相。

    野山担任外相后,自然以海军的观点为准,坚决反对三国同盟,认为这个同盟会诱发与英美的战争,这对帝国的前途是非常危险的。这引起了坚决支持三国同盟的陆军的强烈不满,陆军中的强硬分子便在鼓动倒阁。

    “三国同盟?又是三国同盟。”今井武夫叹口气,老实说他是支持三国同盟的,他认为三国同盟可以牵制英美,利于解决支那事变,但如果支那事变解决了,加不加入三国同盟就没有意义。

    “占领广州后,中国的港口就全部控制在我们手中,加上英国封锁滇缅公路,支那的对外交通就全部被封锁了,再加上汪精卫响应,支那事变终于能结束了。”影佐长长舒口气,这一刻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像一座山从肩上卸下。

    旁边的今井武夫也有同感,作为高级将领对帝国现状有所了解。从国内运来的物资越来越少了,多田骏多次给国内发火,不但粮食很少,原来还有的牛肉鱼肉罐头根本就看不到,现在连武器都不足了,国内连中学训练用的武器都搜罗到部队了,军部数次下令要求支那各部队要以战养战,充分利用支那的资源,但这又导致支那民众更强烈的反抗,占领军的处境变得更加恶劣,维持占领区秩序变得更加困难。

    “外务省这次算是立下大功了,”影佐祯昭说:“希望汪精卫能同意这个条约,尽早结束支那事变。”

    高宗武和梅思平回去后就按照商议好的,由梅思平和周隆庠回国向汪精卫汇报,高宗武留在香港听信。

    梅思平将密约抄在丝绸上,缝在西装的内衬里,他不敢走云南,而是经广州日占区,到南宁乘飞机到重庆,下飞机后就直奔李子坝汪精卫寓所。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一节遏制(五)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一节遏制(五)

    但汪精卫却不在家。武汉失守后,大本营迁到重庆,至此整个政府机构全部迁到重庆,就在梅思平返回路上,日军已经占领武汉,但却没能捕捉到中国军队主力,随即日军转入对武汉周边的攻击中。

    占领武汉的日军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武汉周边地区进攻,在长江以北攻击随县枣阳,在长江以南开始肃清南浔线作战,局势依旧紧张。

    由于一战区没有大的作战,蒋介石命令由卫立煌接任一战区司令,李宗仁正式接任五战区司令,集中精力指挥随县枣阳保卫战。而南浔线所有部队均受九战区前敌总指挥薛岳指挥。

    长江南北战火依旧,蒋介石撤到重庆后,不再干涉前线将领指挥,将主要指挥工作交给了何应钦和白崇禧,他将主要精力转向筹划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大会和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国民参政会。

    抗战两年来,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国大会。统一全党认识,整顿经济财政,整顿军队,总结两年来战争的经验教训。这个会议在武汉保卫战前就该开,但为布置武汉保卫战,蒋介石将会议拖后了,他本想保住武汉后在武汉召开,但战争的结果没能满足他的要求。

    蒋介石到重庆后没有像其他国府高官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