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5节 (第3/4页)
军统帅之下,归英军驻缅甸司令官胡敦中将指挥。蒋介石正想答应,何应钦却提出异议:“这个要求,我们不能同意,相反我认为贵军应该在庄继华将军指挥下作战,从军衔上说,胡敦将军是中将,可庄继华将军是上将,中将指挥上将,恐怕只有在贵国军队中才会发生;从履历上说,庄将军三次击败日军,消灭了几十万日军,胡敦将军恐怕还没与日军交过手吧。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说,都应该是庄继华将军出任联军总指挥。” 何应钦说话时,马格鲁徳频频点头,很显然仅凭军衔,英国人就应该受中国人指挥,更何况还有战绩在那里摆着。 韦维尔却难以接受:“这绝对不行,大不列颠的军队只能由大不列颠的将军指挥。” “这样吧,史迪威将军就要到了,”蒋介石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开始和稀泥了:“我建议由史迪威将军担任缅甸联军的总指挥。” 这个建议暂时让参加会议的人所接受,韦维尔感到没有丢脸,蒋介石认为以庄继华的能力,肯定能让史迪威按他的主意办。 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手扶着腰,轻轻摆动下,在西安受伤后,他的腰就一直不能支持长时间端坐不动。 宋美龄见状便拿来一个靠垫,垫在他腰后,然后給他端来一杯温水,刚才她也在会场,充当蒋介石的翻译。 “总算有个结果了。”宋美龄轻轻叹口气:“不过,大令,你感觉到没有,美国更重视欧洲战场,给我们的物资远远赶不上英国和苏俄。” “在他们眼中,欧洲战场更加重要,德国比日本更加重要。”蒋介石眯着眼说,说实话对这个结果,他心里很是不满,可又没办法。 “我想再去次美国。”宋美龄说:“我征求了白斯同的意见,他也认为我应该再去美国一次,说服罗斯福加强对中国战场的援助。” “请白斯同过来。”蒋介石摁响铃声把侍卫叫进来吩咐道。 白斯同进来后,蒋介石开门见山的问:“你认为夫人应该现在去美国?” “是的,”白斯同答道:“上次夫人去美国,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还很高,现在则不同了,我想夫人这次访美肯定会取得空前成功。” 蒋介石对宋美龄的魅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当年他就是折服在她的魅力下,但上次宋美龄访美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这次呢?他拿不定主意。 “大令,白先生说得对,”宋美龄知道他有些意动,可还在犹豫,便开口说道:“美国现在与一年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更何况,我们牵制了一百多万日军,罗斯福总统完全明白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我想我这次访美肯定会取得成功。” “好吧,你就准备下吧。”蒋介石点头答应,然后扭头问白斯同:“你对英美的外交分析我已经看了,非常好。” 白斯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综合各方面情况,写了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分析了美英苏未来的外交走势,认为中国由于坚持抗战,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将大幅提高,同盟国将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因此提出利用这次战争与美英荷等国展开积极外交,要求取消各国与中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治外法权、庚子赔款等,他最大胆的建议是,利用苏俄的困境,要求苏俄承认蒙古是中国的领土,在战争结束后,将蒙古归还我国。 “废除不平等条约是总理毕生愿望,可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没能实现。”蒋介石叹了口气,抬头看看墙上的中山像,民国官场中,只有他一人挂中山像,其他人都挂他的像。 “委员长,现在就是个机会,只要说服罗斯福,由他出面说服英国,事情就成了一半,这也是我主张夫人访美的一个原因。”白斯同说。 “嗯,”蒋介石轻轻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中山像上,白斯同有些紧张,这是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他很想参与,可他刚到侍从室,提出这样的要求,恐怕不合适。 “你和王宠惠商议下,”蒋介石的话一出口,白斯同就有些失望:“拟定个方略出来,夫人去美国后,向罗斯福总统提出来。” 第二更完成,呼唤月票支持!!!!!!!! 第二更完成,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七章远征缅甸第二节初战(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七章远征缅甸第二节初战(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 滇缅公路上,军旗猎猎,军车辚辚,激昂雄壮的歌声在山野中飘荡。滇西民众从未见过这样强大的中国军队,马达轰鸣,坦克在道路上压出深深的痕迹,一眼望不到头的卡车拖着重炮向缅甸飞驰,车上坐满年青的中国士兵,道路两侧是成单列纵队徒步行进的步兵,他们都穿着黄绿色的军装,迈开大步向南进行。 这次出兵蒋介石也算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