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3节 (第1/4页)
庄继华没有接口,蒋介石在房间里来回踱了两步,他犹豫是的从那里调兵,目前的战略预备队是第五集团军,可这支部队是机械化军,在缅甸的崇山峻岭的不好施展,所以前者庄继华现在的俞济时都明确反对将它调到缅甸。 看到蒋介石在犹豫,庄继华知道自己可以开口了,他轻咳两声后说:“良桢希望能将七十四军调到缅甸,不知校长以为如何?” “七十四军?薛岳认为,九战区面对日军主力十一军,九战区不能削弱。” 蒋介石的答复正应了俞济时的担心,薛岳不肯放。庄继华淡淡一笑:“十一军面对的是五战区和九战区,两大战区有百万兵力,阿南惟几是不敢放手进攻长沙的,而且我军收复广州后,日军再无打通粤汉铁路的必要,我认为九战区的压力不大。七十四军是良桢的老部队,是他一手缔造,良桢有这样一支部队在手中,指挥上也会很便利。我建议从九战区抽调七十四军,从四战区抽调一个军,从桂越边境抽调一个军。如此就组成了增援缅甸的三个军。此外,缅甸的部队还可以扩编,就从云南贵州搜集兵源。”庄继华说:“缅甸部队就地扩编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美援物资,史迪威不是要反攻仰光吗,那就帮我们组建部队。” 蒋介石目光一亮,这是个好办法,他略微点头:“这样好,就按你说的办。从四战区抽调那支部队呢?” 庄继华心中暗道陈诚,先收点利息吧,他立刻说:“四战区部队比较多,但敌情却比较轻,日军现在吸取了前期作战的教训,不会象以前那样,所以广州暂时是安全的,我建议抽调五十四军和六十五军,这两个军都长期在南方作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缅甸的地形和气候,而且这两个军都经过整编,装备比较好,战斗力比较强,良桢拿去就能用。” 五十四军军长黄维和六十五军军长黄国梁都是土木系出身,这两个军也是陈诚煞费苦心整编收编的杂牌部队。这两支部队调到缅甸,将来出现什么情况,恐怕谁也不知道。 可蒋介石却有些肉痛,这三个军都是精锐,中央花了大价钱整编出来的,投入到缅甸战场消耗掉,这太令人惋惜了。 “美苏参战后,日军还有能力发起进攻吗?”蒋介石犹豫着问。 乍听此言,庄继华有点莫名其妙,还有能力发动进攻?日本人正在从太平洋到西伯利亚广阔的战场上到处进攻,怎么会没有能力呢? 蒋介石看看庄继华。知道他没理会自己的含义,便又说:“从战略上说,缅甸还有那么重要吗?我们有川藏公路,这条公路是日军无法封锁的,缅甸有必要坚守吗?” “根据估计,川藏公路的最大运输量是每月六万吨,这还是在天气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幻莫测,这条公路受到的影响非常大,此外,运输距离太远,这严重影响美援物资的输入。此外,缅甸战场打的是国际影响,着眼点在战后,击败日本后,远东政治势必进行重新划分,为了避免出现巴黎和会的情况,我们也要在击败日本人的战争中表现出强大的实力。” 蒋介石越听眉头皱得越重,等庄继华说完后,他好半天都没说话,庄继华静静的站在一边等待。 “罗斯福总统对我国还是很看重的,”蒋介石斟酌着说:“现在就谈战后是不是太早了。” 庄继华摇摇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不做好准备,将来会悔之已晚。” “日本人的失败是肯定的,”蒋介石缓慢的说:“现在我们整编的部队就这么多,美援到底能到多少,从南京保卫战后,我们就在整编部队,整编一支投入作战一支,消耗一支,然后又补充整编,到现在为止我们经过整编的部队也不过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一,到什么时候才能将全军整编完。” 庄继华一直在思考,蒋介石这些话的究竟要表达什么,缅甸战场肯定需要增兵,但他为何又这样推三阻四呢? “当初,你提出的战略。我们用缅甸吸引日军,然后在国内发起反攻,这个战略得到我们的支持,罗斯福总统也支持,可如果将三个主力军调到缅甸战场,就削弱了国内反攻的力量。” 从蒋介石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庄继华终于明白了蒋介石犹豫的原因。在蒋介石看来,日本人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既然如此,为何要把珍贵的兵力消耗掉,不如等待美苏击败日军,中国坐收成果就行。 想到这人,庄继华忍不住摇头,他忍不住说:“校长,当年在黄埔时,您曾说,仅仅经过军校培养还不能算作合格的军官,合格的军官是从实战中出来的。这个话现在也适用,军队必须是用血和火铸造出来的,训练场上是练不出铁军的。” 说到这里,他停顿下,然后说:“校长想想,要是现在日军投降,情况会变成什么样?” 蒋介石很是纳闷,现在日本投降,庄继华想说什么?忽然之间,他抬头看着庄继华,心中渐渐发冷。 就在这几分钟里,蒋介石想清楚了庄继华没说的话,目前国内政治势力分布,八路军新四军占据河北、察哈尔、山西和山东一部,如果日军投降,中共势必趁势接收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