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节 (第2/4页)

持续十年,即便有五年是边打边建设,但产生的效益也是惊人的。

    从短处看,西南的这片工业,解决了军队急需的武器装备,使部队装备提高,能和日军进行面对面的战斗。但从深层次来看,意义则更加非凡。

    从军事工业及其延伸出去的行业,总共让超过一百万人受益,他们为这些工厂工作,领取工资,不但解决了就业,还带动市面繁荣,缓解了经济压力。

    更重要的是,庄继华的成功让蒋介石更关注工业,所以宋美龄在美国谈判中,对工业设备的渴求超过了对军火的渴求,五亿美元全部购买了工业设备,一旦这些工厂建成投产,国民党军的战争潜力将上升两个台阶。

    大规模工业建设,扩大了城市,城市化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矛盾不再那么激烈,社会总体矛盾下降,社会比起以前来更加安定,普通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上升。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弱点,甚至有些弱点是致命的。首先这一切都不是稳定的,缺少保障,比如减租减息是行政命令强制实施,政府控制一旦削弱,地主肯定会反弹,农村矛盾会再度上涨。其次,整个体制是在一个更大的体制下运转,这个更大的体制可以随时摧毁下面的体制,要让重庆摆脱这种危险,只有让这个更大的体制实行和重庆一样的体制。

    庄继华心中有个强烈的感觉,那个一手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巨人一定会见他,否则邀请他到延安便毫无意义。

    宫绣画却没想那么多,在庄继华决定去延安时,她就表示过反对

    车队卷起一条黄色长龙,延安驶去。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八章诡道第二节陕北行(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八章诡道第二节陕北行(三)

    数百个陕北青年组成的腰鼓队和锣鼓队在城门口组成一个巨大的方阵。在广场上欢腾跳跃,粗狂的音乐卷起漫天尘土。苍凉、略带悲壮的乐曲,刮过古老的延河,在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之间回荡。

    宝塔,威严、沉默的站在山头,看着远处的那条黄龙渐渐驶近。延河,安静、蜿蜒的流向远方。车队沿着河边向城门处疾驰而至。

    聚集在城门口的延安民众明显感到这次来的人不同,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十几个穿军装的人中,除了灰军装的八路军军官外,还有五六个穿黄色军装的国民党军官和新闻记者。

    对闭塞的延安民众来说庄继华这个名字没有丝毫意义,他们只知道来的是个大人物,没看见交际处的金处长和几个不知名的军官正站在队列最前面,这几个军官明显是金处长的上级。

    “欢迎庄继华将军!”

    “欢迎庄将军访问延安!”

    …..

    轿车转过山脚,欢迎的人群中就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透过尘埃,那个令人震撼的腰鼓方阵出现在眼前。

    车刚停稳,庄继华没等迎上来的八路军拉开车门,也没等伍子牛下车,自己打开车门,跳下轿车,长长出了口气。

    “欢迎。欢迎!庄将军欢迎您来延安!”

    迎面过来的八路军干部伸出热情的双手,庄继华稍微怔了下,还是伸出手。两双手握在一起,庄继华就感到那双手很有力,他注意的看了看对方,这人的目光很温和,脸上挂满笑容。

    “文革,这是边区交际处金处长。”

    宣侠父从后面赶来,见庄继华有些迟疑,便连忙介绍,庄继华微微一笑:“金处长,你好,你好。”

    金处长又介绍身后的几个八路军代表:“边区副主席李鼎铭同志,曹秘书长,交际处盛副处长。”

    金处长边介绍边观察庄继华的表情,见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既看不出有多少激动,也看不出有什么失落。今天来迎接的人员名单是中央定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以往延安也来过一些重要人物,象黄炎培、梁漱溟;国民党高官也有,比如卫立煌、邓宝珊;虽然庄继华的地位是最高的,但名望上却明显不如黄炎培,中央对他的重视却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人。

    “报告!卑职,大本营派驻延安联络参谋周励武,….。”

    “徐佛观”

    “郭仲容”

    “总参谋部观察员,刘骏铭,马潇。”

    “庄将军。国民政府驻延安观察员…….。”

    国民政府派驻人员的表现就完全不同,军人均是军礼,政府出来的则是长袍马褂,拱手为礼,庄继华依旧保持微笑,一一回礼。

    这时他的目光注意到从人群后面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