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2节 (第2/4页)
全军进行教育整顿。”范汉杰有些沉重的答道,李继雄在战场是把好手,敢打敢冲,没想到栽在这上面,这是个深刻的教训。 会后,庄继华在县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当作来自省内外几十家媒体记者的面,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怒斥那些追缴地租的地主,告诉所有人,他决不对这种行为让步,齐家只是第一个,以后发现多少,就杀多少。 朱若愚的行动非常快,很快敲开齐家账房的嘴,拿到李继雄受贿的证据,庄继华上报军事委员会,蒋介石批示就地处决。 “….,整个记者会弥漫着一种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仅来自庄继华将军,也来自参加发布会的记者们,包括我。 我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块土地上居然还存在这样的人,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他们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贪婪无耻的底线。”——————《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 “….,政府应该用更严厉的举措打击那些不法粮商和黑心地主,对庄继华将军的举措,我举双手支持。他们的行动已经不仅仅是罪恶,而是让人神共愤……。”————《河南日报》记者黄起山。 “….,委员长提出抗战建国,我们抗战建国的基础就是,三民主义,要实现三民主义,更多的是靠政府官员的身体力行,所以抗战建国,必须要有廉洁的官员体系,如果没有这样的官员体系,三民主义这本好经也会被念歪…….。”———被誉为庄继华喉舌的《渝州晚报》 …… “庄文革,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重庆,一座小楼里,一个中将泪流满面的伏在桌上,胳膊下压着当天的渝州晚报,报纸上的大幅照片,正是齐家老爷被押赴刑场。 在民权,高树勋放下手中报纸,抬头问副官:“都安排好了吗?” “军长放心,都安排好了。”副官轻声答道。 庄继华原计划不停留的杞县,整整停留了一周,这一周,杞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收租运动,在县政府主导,党部、三青团、救国会和军队协助下,全面清查追缴地租事件,所有涉及到的地主全部被抄家,并顺势在农村建立农会,登记户口和身份证,开始推行重庆模式 除了杞县外,李之龙在全省范围掀起反贪污反受贿运动,整顿军队纪律,这项运动随即波及正在组建的行政系统,新到任的省主席李培基被架上了火炉。 李培基是商震的老部下,参加过辛亥**和二次**,一直在晋军系统中担任要职,后随商震投靠蒋介石,从三十年代初即在河南任职,先后担任过河南民政厅厅长,省政府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抗战开始后,调任中央监察部委员,河南光复后,蒋介石考虑他在河南的影响力,委任其为河南省主席。 “这个庄上将,什么样的马蜂窝都敢捅。”李培基看着手中的报告,十分头痛,这是刚查出来的六个县长的处理报告,最高的枪毙,最低的监禁五年。 “庄司令现在正是风头正劲,这些没眼色的家伙也没什么可惜,死不足惜,”秘书悄声说:“再说,现在谁都知道,动刀的是谁,谁也不能埋怨您不是。” 正是在长期在河南,李培基对河南官场非常了解,这些官员两个字来形容最贴切,滑、贪。河南地处中原,从前清起,河南官员与中央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央任何动作,河南官场都会在最短时间内反应,几乎每个官员身后都有中央大佬的影子,长期下来,养成河南官员又皮又滑的特性,进入民国后,河南是战乱最多的身份,官员变换如走马灯,所以河南贪官几乎居全国之首。 “庄上将手段够辣,背景够硬,也好,整整这帮家伙也好。” 李培基很明智的采取了明哲保身,有文件就批,有说情的就推到庄继华身上,打定主意让庄继华去冲锋陷阵。 而战区副司令兼河南保安司令汤恩伯则在收到蒋介石的一封电报后,再也没有牢骚,每天只是埋头军事,脸色越发阴沉了。 一溜轿车卷起漫天黄色的尘土,年青的哨兵看看不远处闲聊的首长,这些首长的灰色军装没有几个是完整的,要么是肘部要么是肩头,总是有块补疤。一队骑兵在不远处肃立,战马在*光下十分安静,轻轻嚼着嘴里的食物,士兵们拉着缰绳,不时抚摸下它的脖子,马则亲昵的回应。 哨兵对首长到这里来有些不理解,这一带的局势并不稳定,前两个月,两军之间还在激烈交火,现在大规模的交战虽然平息,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打起来。 黄尘越来越近,连长站到障碍前,双手叉腰,平静的注视着飞驰而至的车队,旁边传来一声命令,士兵们都翻身上马,哨兵握了握手中的枪,却没听到准备战斗的口令。 车队在障碍前不远停下,连长整整军装跑步过去,从车上下来个军官,哨兵忍不住mimi眼,忍不住又握了手中的步枪。就是穿这身军装的军队,在前不久将他们从那块土地上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