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5节 (第1/4页)
在走上这条道之前,梅悠兰有些瞧不上八路军的,虽然她与周en来等中共领导人有过接触,可在庄继华身边久了,看惯了十几万几十万人,炮火连天,血流成河的大会战,对八路军的小打小闹很是不以为然。而且刚接触这些游击队员时,她简直不相信他们是士兵,这伙人穿得乱七八糟,扛着的武器杂七杂八,晋造汉阳造中正式三八式,什么样都有,说话嘻嘻哈哈,连敬礼都不太会,这样的部队能打胜仗? 可一起走了这么些天,梅悠兰对他们的观感直线好转,平时这些人其实很有纪律,人员分工明确,对敌经验很丰富,不是乌合之众。 队员们迅速排成行,山坡上放哨的队员猫腰迅速跑下来:“鬼子,只是尖兵,多少不清楚,大约三里。” 这是个不规范的报告,不过意思却很清楚,发现鬼子的尖兵,鬼子主力多少还不清楚,鬼子尖兵距离他们还有三里。 另一面山坡上的队员也跑回来,当队长看向他时,他摇摇头表示他这个方向没有敌情。 队长迅速判断,这是一次偶然的遭遇,这一带大都比较荒凉,鬼子到这里肯定是路过,不过鬼子要去那呢?队长是这一带的人,在这里与鬼子周旋了六年,熟悉这一带的山山水水。 前面五里有道三岔口,向左是小满村,向右是后石板村,鬼子这是要去那里呢?队长迅速作出安排:“栓子,牵羊,负责掩护,满柱,大牛,你们负责探路,出发。” 突然遭遇敌情,小分队的行动迅速,走了一段后,小分队开始离开山道,顺着山脊向上爬,梅悠兰有些不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山路不走,要走这崎岖的山脊,而且很明显,这是绕道走。 “山道上埋了地雷。”小石头简单一句话便解释了其中缘故,根据地的人都知道,只有鬼子二鬼子才走山道,根据地的老百姓很少走那段路。 “就这样埋着?就不怕泄密?”梅悠兰很是惊讶,上了山脊后,小石头便走在她身边,另外两个队员一前一后将她保护起来,不过梅悠兰没有察觉。 “乡亲们不会告诉他们的。”小石头的神情很确定,几年了,鬼子从没发现,这样的布雷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经常变化,今天或许是在三岔口前,下次可能就是在三岔口后,再下次就可能是在村前,反正让鬼子摸不透。 梅悠兰沉默了,她完全明白其中蕴含的含义,这需要多强的组织力,多强的支持力,她立刻意识到太行山上的老百姓已经完全认同了八路军,认同了gcd。 山道很不好走,这里几乎没有路,崎岖不平,断后的两个队员拿着一段树枝,边走便扫清道上的痕迹。 小分队停下来了,队长站在那里,默默无语的看着远方,远方的山梁上有颗小树,在荒凉的山间,孤独而无助。 本月最后一天了,还差300票才能追上前面,呜呜 月票,强烈呼唤月票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三节太行行(二)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三节太行行(二) (前面章节有误,现修改为第三节) 所有人都看着那颗树,神情严肃而压抑,梅悠兰有些不解,刚才发现鬼子后,小分队开始了强行军,可现在却又停下,似乎又不担心后面的鬼子了。 “队长,我去看看。”一个面孔黑黑的中年汉子突然开口,队长没有开口,还在思索,他们的任务是护送梅悠兰,必须要把她安全送到,可路过鬼子经过三岔口,就是奔小满村去的呢?他们不就正好送上门,最关键的是,为什么那颗树没倒? 梅悠兰终于发现队员们在观察什么了,她很是不解的问小石头,那颗树有什么要紧,看它干什么。 “那是消息树,平时是村里的民兵守在那,树下堆着柴火,要是鬼子进山了,民兵便放倒消息树,点燃狼烟,附近村子的就知道鬼子来了,乡亲们便可以做准备。”小石头悄声解释道。 梅悠兰这下明白了,根据他们行走的时间,鬼子应该到三岔口附近了,可他们却没听到爆炸声,现在消息树又没倒下,狼烟也没升起,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那我们去看看。”梅悠兰分开众人走到队长身前,建议道。 “胆还挺大。”队长看了一眼,梅悠兰有些着急了:“我说,军情如火,耽误不得,你快点拿个主意,在这犹豫什么。” 这次连小石头都很不满,小石头挤过来:“你瞎说什么,队长这是在权衡考虑,我们的任务是护送你去小满村,不是与鬼子交战,完成任务才是第一位。”最后他又不满的加了句:“不许干扰领导。” 梅悠兰粉脸一沉,正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