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6节 (第2/4页)

范围,发现八路,立刻鸣枪”

    名字有些柔弱的罗水其实是个五大三粗的西北大汉,五行缺水,所以名字中有个水字,他是老行伍了,在晋绥军中干了十多年,升职到排长,抗战开始后流落到这里,随上司投降日军,当上了伪军。

    “是,中村太君。”罗水陪笑道,转过身便是一脸鄙夷,虽然身在山西的群山中,可对外界的情况也不是不了解,鬼子在湖北打了大败仗,连武汉都丢了,中村这王八蛋,还这样耀武扬威,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命令部队阔达搜索范围。”罗水对副营长吩咐道,副营长过来就问:“大哥,这要怎么扩大,还是小心点吧。”

    “中村吃错了药,这么点人就要搜索这么大范围,告诉弟兄们,机灵点,别撞上什么意外。”罗水漫不经心的说,副营长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罗水说得不错,这次除来的只有五百多人,这指挥部至少要留下两百人,其余三百人能分成几队,人少了,根本不够八路军吃,人多了,人家远远的就发现了,等你到了,早就没影了。

    中村没让伪军们自己行动,在中国这么多年,他早就知道这伙伪军的行为,要没有皇军在旁边监视,他们肯定会找个地方睡一大觉,然后回来报告,什么也没找到。他给每队伪军派了一个班的皇军士兵,让他们监督伪军行动,其余部队则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

    小分队行动越过两道山梁,走进另一个山沟,在快要走出这个山沟时,小分队遇上麻烦了。这道山沟的出口处比较平坦,要走大约二十米的缓坡,这个缓坡是一遍光秃秃的岩石,无遮无拦,而鬼子在八十米外的山头设有监视哨,小分队经过这个缓坡时,行动几乎可以肯定瞒不过敌人。

    “队长,我去摸掉它。”牵羊靠过来对队长说,队长没有开口,只是注意的观察对面的监视哨,监视哨有三个人,看装束是伪军,不过要摸调也不容易,虽然看上去不足百米,可那是直线距离,要靠近这个哨位,必须先下山再上山,如此一来,行动距离实际有两三里。

    队长回过身,抬头看看天色,梅悠兰抬手看看手腕上的表,现在正是上午十点五十,队长回身命令道:“快吃午饭了,等他们吃午饭时,我们再走,先休息,吃点东西。”

    队员们三三两两的,各自寻找地方坐下,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情况经常遇上,部队在运动中,有时要快跑,有时要停下,这种等个一两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梅悠兰却有些不解,刚才还在说这里非常危险,要尽快离开,可现在却又停下了,这是为什么呢?她正想提问,可张张口,看着队员们很平静的样子,她又把嘴闭上了。

    牵羊看上去并不强壮,有些瘦小,他不是汉族人,而是满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迁到山西居住,抗战前一直在这一带作短工,家里最大的愿望便是养上一群羊,他出生时,父亲看着外面的一群羊,顺口给他起名牵羊。

    他长大后,好容易家里有了两只羊,可鬼子来了后,将家里的羊抓走,父亲拼命去抢,羊没抢回来,自己反挨了两刀,在炕上躺了两月才恢复,县大队经过他们村子时,他就跟上县大队,打鬼子。

    此刻他趴在石缝间观察对面山头的监视哨,不时从怀里掏出干粮啃上一口,他很注意隐蔽自己,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的情况。

    梅悠兰并不饿,她喝了几口水,给大量失水的身体补充了些水分,然后摊开双腿,而不是象那些队员一样盘着腿坐在黄土地上,翻开一本笔记本,开始慢慢总结这一路的行动,这是她的老习惯,每天都要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些东西记录下来。

    阳光渐渐移动,悬挂到中天之上,远处隐约传来枪声,除此之外群山中就是一遍寂静,仿佛没有人迹,偶尔一只小雀从半空飞过,好奇的打量下面的人群。

    牵羊从上面滑下来,悄声报告,鬼子换岗吃午饭了。队长站起来,三两下爬上山梁,对面的监视哨正在换岗,新上岗的依旧是三个伪军,三个伪军士兵好像正在闲聊,一阵浓浓的烟雾从他们中升起。

    “队长,有情况。”

    队长扭头看了,却是在另一边观察的队员正焦急的冲他作手势,他迅速滑下来,又很快爬上另外一边,对面的山坡上出现大批士兵,这些士兵漫山遍野,顺着山坡向下搜索;队长心中一紧,敌人搜索的方向正是向这边而来,从山坡下来再爬上来,只需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

    “我们必须冒险了。”队长从山坡上滑下来,队员们自动聚集到他身边:“牵羊你上去盯着,我们按照你的手势行动。”

    牵羊又爬上山坡,盯着监视哨,队长带着人隐蔽在山凹处,紧紧的盯着牵羊,一会儿,牵羊的手轻轻挥动下,排在第一位的队员一下便冲出去,迅速跑过山坡,然后冲进对面的山凹,慢慢移动到沟口。

    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