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1节 (第3/5页)
援助。 第六,对山西,贺l同志率领的新十一军主力应以大同为目标,占领大同,将晋西北、晋察冀连成一遍,晋察冀主力主要用于向张家口方向。 第七,立刻派出精干小分队,选择精干人员,向冀东出击,与在当地坚持的曾克林同志会合,并准备向东北出动。 第八,必须抓住一切时间加强整风运动,统一全党认识,促进部队战斗力。 “中央来电说得明白,对局势分析很准确,”彭德怀的话很短也很有力:“根据中央指示,我们商议下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我看,一边扩军,一边训练。”刘b承开口说道,中央指示实际支持了他和邓x平的意见。不过刘b承还是很担心,向北发展是不错,可目前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装备实际还是很差,攻坚能力极弱,贺l所部要承担起攻击大同,聂r臻部要攻击张家口,这都是个极大考验:“我以为从现在开始,部队应该加强阵地战和攻坚战训练。” 彭d怀看了他一眼,在这上面,俩人有严重分歧,刘b承是从伏龙芝军事院校毕业,这些年一直在翻译苏军步兵操典和苏军步兵战斗条例,推动将部队实行正规化。但彭d怀和多数红军将领都不以为然,在红军长期战斗过程中,从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今天几十万,就是通过游击方式,什么正规化,扯蛋 不过现在不同了,冀中之战后,全军上下都认识到在阵地战上的不足,叶t虽然是军校出身,但项y却是游击队出身,对那种正规化训练和作战根本不在意,此次冀中作战,吃了大亏,全军上下才明白,叶t反复强调的东西有多重要。 “按照中央的方略,新十一军要进攻大同,聂荣臻部要进攻张家口,可聂荣臻部的实力不足,中央的意思,恐怕是刘军长和叶军长一同北上。”罗r卿思索着说:“可如果这样,冀中就要完全放弃,另外还有晋东南,恐怕也没有发展了。” 房间里出现短暂的沉默,放弃冀中对在座的人来说都非常不舍,这几年的抗战中,全靠平原地区的物资支持,八路军才得到发展和壮大。 “其实这也没什么矛盾,”邓x平开口道,他说话也同样快和果断:“中央并没有反对我们向冀中发展,只是不将这个方向作为主要方向,黄k诚同志率部突出日军包围,进入冀南,可以让黄k诚同志继续北上,越过沧石公路,进入冀中,就地坚持。” 正如陈赓对庄继华说的,周围的日军有动静,日军果然发动了进攻,黄k诚没有按照日军意图南渡黄河,反而从日军空隙中穿插出去,向北进入冀南。日军察觉后,又追到冀南,黄k诚在冀南艰苦转战。 “我看行,”刘s奇插话了,刘s奇很少在军事问题开口,他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政治工作,连他自己都认为自己在军事上不行:“部队可以分散进入冀中,发动群众,就地坚持,等待时机。” 没等叶t开口,彭d怀就点头说:“就这样,电告黄k诚,部队分散,主力由他率领,进入冀中,在冀中坚持。叶军长,新四军现在的情况怎样?” “部队补充了六千新兵,”叶t思索着说,新四军在冀中的部队只有一个师,叶挺到冀中后,就收编了吕z操的冀中部队,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可冀中战后,部队丧失高达三成多,伤了元气,进入太行山后,总部花了大力气,甚至把为八十九军准备的新兵补充给他们,不过这还是不够。 “人员还不是最大问题,主要是武器弹药,目前全军弹药极缺。”叶挺有些无奈,这个问题基本无解。八路军刚进太行山便开始筹建兵工厂,在三九年处,兵工厂开始形成规模,当然这个规模不能等同重庆上海那些兵工厂,产量还不能满足129师一个师的作战需要,经过四年扩大,产量虽然上升,可部队也扩大了,新四军过来后,总部把库房一半的物资都拨给新四军,可这只能满足新四军需要的一成。 弹药永远是八路军的软肋,彭d怀也没有办法,左q想了想试探的提议道:“我看是不是给陈g去个电报,让他找庄继华,请他支援一些。” 找庄继华?众人都有些意外,左q的这个提议有些突兀,庄继华虽然和陈g达成协议,可他毕竟是蒋介石的学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而且,这里是太行山,并不与江北战区接壤,就算庄继华愿意提供弹药,也只能采取空投的方式,如果这样,蒋介石会有什么反应。 “有个情况,庄继华的干妹妹,重庆渝州晚报的记者,梅悠兰,今天到了。” 左q的话是有目的的,梅悠兰的情况早就有电报详细介绍了,不过,这些情况对刘b承叶t这些军事将领来说,没什么,对罗r卿来说就是大事,统战工作归政治部管,中央如此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