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职场_正文 137.激战北平(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137.激战北平(十) (第2/2页)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收到了假情报的帖木儿,认定明军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开平方向,加上自己下令进军北平的当天就发现了奸细干掉了自己的一个巡逻小队,所以帖木儿这才临时改变部署,打算在北平前往开平的路上设伏重创明军主力。但没想到半路遭遇张玉的奇兵,自己的二万大军竟然被张玉的几千人打的落花流水。

    这一战的结果是帖木儿损兵折将,庶坛勒和达户鲁两军被全歼,帖木儿最终只带着不足万人铩羽而归,而且肩头的箭伤越来越重,最后只能躺在马车被拖回了草原。

    在草原上迎接帖木儿的,不是他温柔的小妾和可口的马奶酒,而是他的爱将耷拉花赤。耷拉花赤不仅占领了帖木儿的老营,并且已经控制了帖木儿麾下重要将领的妻儿老但这一切,已经不能动的帖木儿并不知情,耷拉花赤装模作样的将帖木儿迎进了太师的大帐,大帐中只有帖木儿和耷拉花赤两人,没人知道大帐里面发生了什么,但两人只进去了半个时辰,耷拉花赤便出来宣布帖木儿重伤不治,死了,临终前将一切都托付给了自己。耷拉花赤十分悲痛,发誓要为帖木儿报仇。

    由于耷拉花赤以托孤的名义自行宣布继任太师之位,帖木儿的妻妾家室自然成了耷拉花赤的妻妾家室,同时,在耷拉花赤的威逼利诱下,帖木儿的老部下大多都归附到了耷拉花赤的麾下,一部分拒不归顺的人都被

    耷拉花赤杀了,如今耷拉花赤接手了帖木儿的所有部众、地盘和官职,耷拉花赤已经成了东蒙古诸部中势力最大的一方。

    听完唐豪的叙述,朱能笑着说:“看来退回来是对的,我们去追杀,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他们内部动乱,耷拉花赤夺权,眼下的结果恐怕不会是终结,后续估计还会有乱子。”

    朱棣十分赏识唐豪:“听说你弓马纯熟,箭无虚发,在阵前犹如天神下凡,一个人就将蒙古全军都震慑住了。真壮士也。这一身好本领,想不想从军报国,”

    唐豪被朱棣夸的脸红了,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燕王过奖了,我的本事其实也是从小跟父亲在草原上摸爬滚打跟蒙古人学的,我只不过比别人力气大些,射的远些。您说从军报国,我还没想过。”

    张玉猛的拍了一把唐豪的后背:“不用谦虚,你的本事我亲眼见的,两箭地之外七箭杀七人,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箭法。”

    气氛十分融洽,众人都在夸奖唐豪,唯有姚光启却若有所思。

    朱能见状,笑着问姚光启:“那不长头发的,又想什么呢?”

    姚光启看了看唐豪,有些犹豫,唐豪机灵,立即明白了:“我家里有事先回去。”

    待唐豪走了,姚光启这才说道:“这次取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前知道了蒙古人的动向,我们才能提前做出了应对的部署。”

    朱棣点头:“当年父皇高瞻远瞩,在蒙古安插了不少细作,这几年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姚光启没有理会朱棣:“这次蒙古人受了重创,又逢内乱,估计二三年内北境无忧了,而对王爷来讲,眼下最大的敌人已不在北方草原,在京城,所以知道京城的动向,及时了解朝局,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舆论风向,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说到这里,姚光启扫视了一圈,最后的眼光又落在朱棣的脸上。

    朱棣恍然大悟,原来姚光启考虑的是这个,确实是比自己多想了一步:“你是说,我们在京里也要安插人手?”

    姚光启点头:“对,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了。秘密在京城里安插一批人手,掌握朝中的风向和舆论,更能在关键时刻摆布一些棋子,如同上次宋慎一事,我们在危难时还能有一定的反击手段。只不过这些人一定要既隐秘又可靠,否则一旦被锦衣卫查出蛛丝马迹,麻烦就大了。”

    朱棣不住的点头:“你看的远,想必已经有了盘算吧。”

    姚光启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想法已经相对成熟:“至于到京城中潜伏的人员,最好从此次出战的伤残老兵中挑选,那些老兵受伤之后,已经不能留在军中,虽然得了些抚恤,但毕竟有限,一家子还要糊口,所以用这些老兵,给他们饭碗让他们养家糊口,是王爷的仁德。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