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粮价 (第1/2页)
“回陛下,工部已经完成幽州、云州和蓟州的兴建规划,臣刚过目完,觉得可行,打算今日呈递给陛下过目。” “王奎安,你去政事堂取来给朕看看。” “是!” “对了,让唐恪、周朝过来见朕。” “遵旨。” 不多时,王奎安带人取来了几张巨大的图纸,参知政事唐恪和三司使周朝也跟着来了。 皇帝命人将这四张巨大的图纸挂起来,其中三张分别是幽州、蓟州和云州新的规划设计图,另外一张是南自太原、中山,北至金国黄龙府的图,只是地图的详情到了长城以外就变得模糊起来。 按照种师中和姚古的想法,幽州地界迁入一百万人,蓟州地界和云州地界分别迁入五十万人。 这个数字看起来比皇帝规划东京城要大,但其实难度要小很多,因为这一百万并不是全部到幽州城内,幽州府周边的州县也都要塞人的。 从这几张图纸的规划来看,蓟州和云州变化不大,但是幽州却足足扩大了一倍,幽州作为辽国的南京,原本规模已经很大,现在赵桓要让他再扩一倍,是铁了心要将燕云作为北方的根据地了。 “唐恪,朕问你,按照这种规模,商部要多久建成?” 唐恪道“回禀陛下,至少要二十年时间。” 赵桓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唐恪全身寒毛倒竖,立刻改口道“不过,若是招募民间商队顺利,可以提升至十年!” 赵桓的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问周朝和徐处仁“十年时间,总投入的钱财是多少?” 徐处仁道“启奏陛下,一个民夫的月薪是一贯,朝廷欲招募五万民夫,一年花费60万贯,十年时间是600万贯。” 赵桓微微蹙起眉头来“一贯?如今米价多少?” 徐处仁心一跳,尼玛,皇帝问到东府的头号痛点了。 政事堂目前有这样几大痛点一是物价,尤其是米价,二是房价,三是流民。 这三点都关系到民生,若处理不好,社会会一直动荡,以这位官家的脾气,政事堂没有一个人会有好下场。 徐处仁硬着头皮答道“东京城内每石四贯,杭州城每石三贯,江陵府每石二贯。” 皇帝的眉头已经拧起来了,宋代的一石等于97公斤,一个成年男子一天摄入15斤大米,一个月摄入45斤大米,按照东京城的米价标准,45斤大米需要930文(093贯),即便按照江陵府的标准也要464文(0464贯)。 “幽州的粮价现在是多少?” 徐处仁额头上已经布了一层细汗了,周朝也低着头,连呼吸都变轻了。 “回禀陛下,因为战乱的原因,幽州城的米价现在是四贯一旦!” 赵桓立刻就翻脸了“战争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幽州城的米价居然和东京城一般无二!政事堂和三司是干什么吃的!” 徐处仁和周朝惊恐地连忙跪下来“天子息怒!臣已经在筹备粮食调配了!只是河北与河东路也因战乱缘故,粮食也是紧缺。” “杭州呢!从杭州运粮!” “启奏陛下,若从杭州运粮沿运河北上,东京城的粮食将有会陷入紧张。” 赵桓寒声道“如此说来,这粮价降不下去了?” 本来赵桓是关心北都幽州的建立的情况,没想到因为民夫月薪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